解释成语“攻乎异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2热度
- 0评论
攻乎异端:
拼音:gōng hū yì duān
成语繁体:攻乎異端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乎:等同于介词“于”;异端: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。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’”
成语例子:
南朝·梁·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约己不以廉物,弘量不以容非。攻乎异端,归之正义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攻” 的基本字义:
打击,与守相对:~击。~占。~取。~心。~关。~陷。 指责,驳斥:~难(nàn)。群起而~之。 治病:以毒~毒。 致力学习或研究:~读。~书。专~医学。
含有
“攻” 的成语:
攻城夺地
里外夹攻
反攻倒算
远交近攻
掠地攻城
攻城略地
攻无不取,战无不胜
攻城掠地
攻疾防患
攻苦食俭
攻瑕索垢
饥渴交攻
禁攻寝兵
近交远攻
什围伍攻
指南攻北
八攻八克
攻瑕蹈隙
攻城野战
攻苦食淡
“乎” 的基本字义:
文言助词,表示疑问:汝识之~(吗)? 文言叹词:陛下与谁取天下~(呀)! 文言介词,相当于(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):在~。无须~。异~寻常。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:巍巍~。郁郁~。 古同呼,呜呼。
含有
“乎” 的成语:
晕晕乎乎
之乎者也
出乎反乎
者也之乎
热热乎乎
确乎不拔
於乎哀哉
情见乎辞
情见乎词
情见乎言
行过乎恭
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
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
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
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
取法于上,仅得乎中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
戛戛乎其难矣
难乎其难
难乎为情
“异” 的基本字义:
不同的:~乎。~说。~常。~己(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)。~端(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,如“~~邪说”)。~化。~性。~样。大同小~。~曲同工。 分开:离~。~居。 另外的,别的:~日
含有
“异” 的成语:
时异势殊
时移世异
世异时移
同源异流
同源异派
析微察异
小异大同
异木奇花
异闻传说
月异日新
奇珍异玩
异宝奇珍
异草奇花
异域殊方
异卉奇花
邪说异端
求新立异
纳奇录异
奇情异致
奇风异俗
“端” 的基本字义:
正,不歪斜:~正(a.事物不歪斜;b.正派,正确;c.使端正)。~丽。~然。~庄。~秀。~静。~坐。 正派,正直:~方。~直。~重(zhòng )。品行不~。 事物的一头:~的(dì)(a.事情的经过,底细;
含有
“端” 的成语:
端端正正
异端邪说
千端万绪
端本正源
千条万端
千绪万端
端本澄源
千状万端
万绪千端
邪说异端
端本清源
窜端匿迹
端倪可察
多端寡要
溯端竟委
造端倡始
造端托始
百端交集
鬼计多端
鼻端生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