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丢三忘四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丢三忘四:

拼音:diu1 sān wàng sì
成语简拼:dsws
注音:ㄉㄧㄨ ㄙㄢ ㄨㄤˋ ㄙㄧˋ
发音:("201104072006574800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丢三落四
反义词:一丝不苟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;指粗心

成语解释:

见“丢三落四”。

成语出处:

《红楼梦》第七二回:“我如今竟糊涂了!丢三忘四,惹人抱怨,竟不大像先了。”

成语例子:

她经常丢三忘四,打坏东西,青稞在锅里炒糊了,牛乳挤不干净,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。★刘克《央金》
英语翻译:be always forgetting things
其他语言:négligent et oublieux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丢” 的基本字义:

失去,遗落:~失。~人。~盔卸甲。 放下,抛开:~弃。~卒保车(jū)。
含有

“丢” 的成语:

丢车保帅
丢眉丢眼
丢眉弄色
丢心落肠
丢心落意
吃肥丢瘦
丢卒保车
丢盔卸甲
丢魂丢魄
丢魂丧胆
丢盔抛甲
丢三拉四
丢三忘四
丢盔撂甲
弃甲丢盔
争猫丢牛
拽拳丢跌
丢下耙儿弄扫帚
灰不溜丢
破烂流丢

“三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):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
含有

“三” 的成语:

河清三日
狡兔三穴
茅庐三顾
三徙成都
三写成乌
三写易字
一日三岁
一日三月
事无三不成
二桃三士
冯谖三窟
道三不着两
草庐三顾
鼎足三分
读书三余
三占从二
三告投杼
三徙成国
三言讹虎
亡秦三户

“忘” 的基本字义:

不记得,遗漏:~记。~却。~怀。~我。~情。~乎所以。
含有

“忘” 的成语:

废食忘寝
徇国忘家
徇国忘己
殉义忘生
得新忘旧
逐流忘返
废寝忘餐
破死忘生
适性忘虑
遂迷忘反
忘啜废枕
忘象得意
遗世忘累
遗物忘形
遗形忘性
忘餐失寝
知安忘危
徇公忘己
流宕忘反
痿不忘起

“四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):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
含有

“四” 的成语:

四乡八镇
四邻八舍
四德三从
传三过四
张三吕四
没三没四
吼三喝四
牵三扯四
埋三怨四
顾三不顾四
倒四颠三
推三挨四
朝四暮三
疑三惑四
察三访四
捱三顶四
差三错四
巴三览四
调三窝四
九洲四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