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鸡声鹅斗”的意思、解释
- 成语
- -276分钟前
- 1热度
- 0评论
鸡声鹅斗:
拼音:jī shēng é dòu
成语简拼:jsed
发音:("201104071947274038");
成语繁体:鶏聲鵝鬥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鸡争鹅斗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争吵
成语解释:
比喻吵吵闹闹,彼此不和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,省得鸡声鹅斗,叫别人笑话。”
成语例子:
从今咱们两个撂开手,省得鸡声鹅斗,叫别人笑话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)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鸡” 的基本字义:
家禽,品种很多,翅膀短,不能高飞;雄性啼能报晓,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:公~。母~。~雏。
含有
“鸡” 的成语:
缚鸡弄丸
斗酒只鸡
斗鸡走狗
鹤发鸡皮
鸡犬桑麻
鸡口牛后
家鸡野鹜
陶犬瓦鸡
土鸡瓦犬
只鸡絮酒
只鸡斗酒
戴鸡佩豚
斗鸡走犬
井蛙醯鸡
杀鸡为黍
炙鸡渍酒
只鸡樽酒
炙鸡絮酒
抱鸡养竹
冠鸡佩猳
“声” 的基本字义:
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~音。~带。 消息,音讯:~息。不通~气。 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~明。~辩(公开辩白)。~泪俱下。~嘶力竭。 名誉:名~。 音乐歌舞:~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
含有
“声” 的成语:
声泪俱发
声驰千里
怨声满道
响不辞声
假誉驰声
丑声远播
名声籍甚
声闻过情
声振林木
声气相求
雅雀无声
声势熏灼
声势赫奕
声色并厉
声名烜赫
声名藉甚
声名赫奕
郑声乱雅
怨声载路
怨声盈路
“鹅” 的基本字义:
家禽,比鸭子大,颈长,喙扁阔,尾短,体白色或灰色,额部有肉质突起,雄的突起较大,颈长,脚大有蹼,善游水:白~。~毛。~卵石。~毛大雪。
含有
“鹅” 的成语:
鸭行鹅步
鸭步鹅行
鹅行鸭步
鸡争鹅斗
鸡声鹅斗
水净鹅飞
鹅存礼废
水尽鹅飞
鹅王择乳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
癞虾蟆想吃天鹅肉
千里鹅毛
千里寄鹅毛
摇鹅毛扇
写经换鹅
“斗” 的基本字义:
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~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 量粮食的器具:~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 形容小东西的大:~胆。 形容大东西的小:~室。 像斗的
含有
“斗” 的成语:
斗酒只鸡
连车平斗
斗鸡走狗
斗折蛇行
斗转参横
换斗移星
夸多斗靡
南箕北斗
只鸡斗酒
避烦斗捷
步罡踏斗
尺板斗食
触斗蛮争
斗怪争奇
斗鸡走犬
斗酒双柑
斗量车载
斗量筲计
斗挹箕扬
计斗负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