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蠹国害民”的意思、解释

蠹国害民:

拼音:dù guó hài mín
成语简拼:dghm
注音:ㄉㄨˋ ㄍㄨㄛˊ ㄏㄞˋ ㄇㄧㄣˊ
发音:("201104071945393959");
成语繁体:蠧國害民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祸国殃民
反义词:安邦定国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

成语解释:

蠹:损害。危害国家,残害人民。

成语出处:

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,不思行善,专一任性执拗,行青苗等新法,蠹国害民,怨气腾天。”

成语例子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9回:“昭因黄皓蠹国害民,令武士押出市曹,凌迟处死。”
英语翻译:eat up public funds and prey upon the people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蠹” 的基本字义:

蛀蚀器物的虫子:~虫。木~。书~。~鱼。 蛀蚀:流水不腐,户枢不~。~蛀。~害。~弊(弊病,弊端)。
含有

“蠹” 的成语:

蠹国害民
祛蠹除奸
蠹国残民
蠹国殃民
蠹政害民
蠹书虫
蠹居棋处
杅穿皮蠹
神奸巨蠹
整纷剔蠹
蠹国病民
蠹国耗民
蠹简遗编
蠹政病民
贪官蠹役
蠹啄剖梁柱
蠹啄剖梁柱,蚊虻走牛羊
蠹众木折,隙大墙坏
蠹众木折
积讹成蠹

“国” 的基本字义:

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:~家。~土。~体(a.国家的性质;b.国家的体面)。~号。~度(指国家)。~策。~情。~法。~力。~防。~威。~宝(a.国家的宝物;b.喻对国家有特
含有

“国” 的成语:

国贼禄鬼
国安民泰
悮国欺君
误国殄民
捐生殉国
裕国足民
摅忠报国
大盗窃国
万国来朝
举国一致
国难当头
国无二君
上医医国
富堪敌国
杞国忧天
国无宁岁
国事蜩螗
国事多艰
国家多难
国家多故

“害” 的基本字义:

有损的,与益相对:~虫。~鸟。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,坏处:~处。祸~。灾~。为民除~。 使受损伤:~人。损~。伤~。危~。 发生疾病:~眼。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:~羞。~怕。 杀死:杀~。遇~。 妒忌:“
含有

“害” 的成语:

有害无益
兴利除害
丧天害理
趋利避害
伤天害理
谋财害命
利害得失
残民害物
避害就利
残民害理
妒能害贤
蠹国害民
妨功害能
进谗害贤
除害兴利
开利除害
全身远害
损人害己
违害就利
违天害理

“民” 的基本字义:

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人)。 指人或人群:居~。~族。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~间。
含有

“民” 的成语:

物阜民熙
国脉民命
政荒民弊
误国害民
福国利民
病民害国
保境息民
吊民伐罪
辅世长民
节用裕民
民胞物与
裕民足国
急吏缓民
节用爱民
救世济民
民生国计
辱国殄民
束杖理民
殷民阜财
尊主泽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