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里勾外连”的意思、解释

里勾外连:

拼音:lǐ gōu wài lián
成语简拼:lgwl
注音:ㄌㄧˇ ㄍㄡ ㄨㄞˋ ㄌㄧㄢˊ
发音:("201104071911502538");
成语繁体:裏勾外連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里应外合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内外勾结,串通一气

成语解释:

内外勾结,串通一气。

成语出处:
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厅上梁中书大喝道:‘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,如今倒来里勾外连,要打北京。”

成语例子:

这两个就里勾外连的朋比为奸,闹的不成样子。(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七回)
英语翻译:act from inside in coordination with forces attacking from outside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里” 的基本字义:

居住的地方:故~。返~(回老家)。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~弄(lòng )。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~(等于五百米)。~程牌。 衣物的内层:被~。 内部,与外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~外。心~。
含有

“里” 的成语:

一朝千里
一泻万里
壶里乾坤
千里寄鹅毛
万里迢迢
暗里使劲
乡里夫妻
千里之驹
千里姻缘
千里迢遥
千里借筹
云端里看厮杀
袖里玄机
袖里藏刀
眼里揉不下沙子
绵里针
梦里南柯
蜜里藏刀
滴里耷拉
百里之才

“勾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笔画出符号,表示删除或截取:~销。~乙(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“乙”的记号,表示作为资料)。 画出形象的轮廓,描画:~画。~勒。 用灰、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(fèng ):~缝。 调和使黏,调味:
含有

“勾” 的成语:

勾肩搭背
勾勾搭搭
里勾外连
勾魂摄魄
勾心斗角
勾爪居牙
勾元提要
内外勾结
一笔勾消
一笔勾销
一笔勾断

“外” 的基本字义:

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~边。~因。里应(yìng )~合。~行(háng )。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 指“外国”:~域。~宾。~商。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
含有

“外” 的成语:

暴内陵外
闳中肆外
内圣外王
弸中彪外
攘外安内
外宽内忌
外强中瘠
外巧内嫉
邪魔外祟
左建外易
秀外惠中
中通外直
虚名在外
肥水不落外人田
丑事外扬
内外勾结
中外驰名
意在言外
意出望外
天外有天

“连” 的基本字义:

相接:~日。~夜。~年。~亘(接连不断)。~襟(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)。~载。~缀。~理。烽火~天。~篇累(lěi )牍。 带,加上:~带。~坐(一个人犯法,他的家属、亲族、邻居连带受处罚)。 就是,
含有

“连” 的成语:

同气连根
连皮带骨
连朝接夕
兵连祸深
结党连群
跨州连郡
蔓引株连
比目连枝
连车平斗
合从连衡
掎裳连袂
结驷连骑
连珠合璧
比肩连袂
比屋连甍
浮湛连蹇
根连株逮
掎裳连襼
连镳并轸
连畴接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