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掎摭利病”的意思、解释

掎摭利病:

拼音:jǐ zhí lì bìng
成语繁体:掎拓利病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掎摭利弊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掎摭:指摘;利病:利害,好坏。形容品评优劣好坏

成语出处:

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,而好诋呵文章,掎摭利病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掎” 的基本字义:

拖住,牵引:~止(从后截获)。~角(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)。 发射:“机不虚~”。 古同倚,支撑。
含有

“掎” 的成语:

掎裳连袂
掎裳连襼
掎挈伺诈
掎挈司诈
掎角之势
掎摭利病

“摭” 的基本字义:

拾取,摘取:~拾。采~。
含有

“摭” 的成语:

摭华损实
掎摭利病

“利” 的基本字义:

好处,与害弊相对:~弊。~害。~益。~令智昏。兴~除弊。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:~己。~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 与愿望相符合:吉~。顺~。 刀口快,针尖锐,与钝相对:~刃。~刀
含有

“利” 的成语:

辩口利舌
乘利席胜
船坚炮利
厚生利用
进利除害
利喙赡辞
利缰名锁
利惹名牵
利时及物
利绾名牵
利灾乐祸
綦溪利跂
乡利倍义
邀名射利
营私罔利
争名竞利
争权攘利
元亨利贞
甲坚兵利
兴利节用

“病” 的基本字义:

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:疾~。~症。~例。~痛。~情。~源。~愈。~变。~危。~逝。~榻。~残。 缺点,错误:语~。通~。弊~。 损害,祸害:祸国~民。 不满,责备:诟~。 烦躁,担忧:“郑人~之”。
含有

“病” 的成语:

病病殃殃
老弱病残
治病救人
生老病死
十病九痛
丧心病狂
祛病延年
病病歪歪
七病八痛
悯时病俗
病民蛊国
病国殃民
枯鱼病鹤
却病延年
三病四痛
工愁善病
狂花病叶
病狂丧心
病民害国
酒病花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