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权倾中外”的意思、解释
- 成语
- -304分钟前
- 1热度
- 0评论
权倾中外:
拼音:quán qīng zhōng wai
成语简拼:qqzw
注音:ㄑㄨㄢˊ ㄑㄧㄥ ㄓㄨㄙ ㄨㄞˋ
发音:("2011040807103515050");
成语繁体:権傾中外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权倾天下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官场
成语解释:
权势压倒朝廷内外。形容权势极大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2回:“视秦王之丧,愈加众盛,正是‘权倾中外,威振诸侯’。”
成语例子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5回:“他出为大将,曾平江南,人为丞相,官居仆射,宠寇百僚,权倾中外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权” 的基本字义:
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:政~。~力。~威。~贵。~柄。~势。生杀予夺之~。 有利的形势:主动~。 变通,不依常规:~变。~谋(随机应变的计谋)。~术。智必知~。 暂且,姑且:~且。 秤锤:~衡。 衡量
含有
“权” 的成语:
权尊势重
有职无权
争权夺利
通权达变
丧权辱国
人微权轻
揽权纳贿
篡位夺权
挟势弄权
权变锋出
权豪势要
权均力敌
权均力齐
权时制宜
权重望崇
权重秩卑
攘权夺利
通变达权
应权通变
招权纳赂
“倾” 的基本字义:
斜,歪:~斜。~侧。~塌。~圮。~跌。 趋向:~向。~心。~慕。~注。左~。右~。 倒塌:~颓。~覆。~轧(yà)(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)。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;引申为尽数拿出,毫无保留:~
含有
“倾” 的成语:
拭目倾耳
倾家破产
吐胆倾心
倾家荡产
倾城倾国
倾国倾城
济弱扶倾
倾耳注目
倾心吐胆
倾箱倒箧
倾肠倒肚
倒箧倾筐
倒箧倾囊
巢倾卵覆
倒廪倾囷
扶危定倾
河倾月落
破卵倾巢
倾肝沥胆
倾家败产
“中” 的基本字义:
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~心。当(dàng)~。~原。~华。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~。房~。~饱。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~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~等。~流砥柱。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~。
含有
“中” 的成语:
中风狂走
中心藏之
夹袋中人物
池中之物
终非池中物
空中结构
袖中挥拳
胸中之颖
胸中无墨
胸中百万兵
笑中有刀
庸中皎皎
眼中刺
笼中穷鸟
隙中观斗
腹中鳞甲
腹中甲兵
囊中取物
都中纸贵
釜中之鱼
“外” 的基本字义:
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~边。~因。里应(yìng )~合。~行(háng )。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 指“外国”:~域。~宾。~商。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
含有
“外” 的成语:
暴内陵外
闳中肆外
内圣外王
弸中彪外
攘外安内
外宽内忌
外强中瘠
外巧内嫉
邪魔外祟
左建外易
秀外惠中
中通外直
虚名在外
肥水不落外人田
丑事外扬
内外勾结
中外驰名
意在言外
意出望外
天外有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