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螳螂黄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螳螂黄雀:
拼音:táng láng huáng què
成语简拼:tlhq
注音:ㄊㄤˊ ㄌㄤ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500309266");
成语繁体:螳蜋黄雀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成语解释:
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螳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螂〕昆虫,全身绿色或土黄色,头呈三角形,前脚呈镰刀状。捕食害虫,对农业有益,如“~~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俗称“刀螂”;简称“螳”,如“~臂当车”(喻不自量力)。
含有
“螳” 的成语:
螳螂捕蝉
螳螂捕蛇
螳臂挡车
螳臂当辙
螳螂奋臂
螳螂拒辙
螳臂自雄
螳臂当辕
螳臂扼辙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螳螂黄雀
以螳挡车
“螂” 的基本字义:
〔螳~〕见螳。 〔蜣~〕见蜣。 〔蟑~〕见“ 蟑]]。 〔蚂(mǎ)~〕见[[蚂2”。
含有
“螂” 的成语:
鹤势螂形
螳螂捕蝉
螳螂捕蛇
螳螂奋臂
螳螂拒辙
蜣螂抱粪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螳螂黄雀
“黄” 的基本字义:
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~色。~昏。牛~。~澄澄。信口雌~。 特指中国黄河:~灾。治~。~泛区。 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:~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~子孙。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
含有
“黄” 的成语:
黄口孺子
黄旗紫盖
黄发垂髫
绿衣黄里
论黄数黑
七青八黄
牝牡骊黄
魏紫姚黄
姚黄魏紫
抽黄对白
飞苍走黄
黄发骀背
黄发台背
黄发鲐背
黄冠草服
黄冠草履
黄绢幼妇
黄麻紫泥
黄麻紫书
黄童白颠
“雀” 的基本字义:
鸟类的一科,吃粮食粒和昆虫。特指“麻雀”,泛指小鸟:~跃(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)。~盲(即“夜盲症”)。~斑。~噪(名声宣扬,含贬义)。
含有
“雀” 的成语:
燕雀乌鹊
鸦默雀静
欢呼雀跃
罗雀掘鼠
丛雀渊鱼
雀马鱼龙
雀喧鸠聚
杨生黄雀
眼花雀乱
鹰头雀脑
蛇珠雀环
凫趋雀跃
鼠牙雀角
五雀六燕
雀角鼠牙
鸦飞雀乱
朱雀玄武
夯雀先飞
燕雀处屋
鹰拿燕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