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知音谙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知音谙吕:
拼音:zhī yīn àn lǚ
成语繁体:知音諳吕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知音识曲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谙:熟悉;吕: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,泛指音乐。指深通乐律
成语出处:
明·桑绍良《独乐园》第三折:“一个家知音谙吕,一个家唾玉喷珠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
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 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学识,学问:~识,求~。无~。 主管: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
含有
“知” 的成语:
知其不可为而为
知难而行
知而故犯
知恩必报
遐迩知名
白首相知
知止不殆
一事不知
一体知照
一体知悉
自知而不自见
至知不谋
宅心知训
知而不争
知出乎争
知不诈愚
知足之计
知鱼之乐
知生之民
知人之术
“音” 的基本字义:
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:声~。~乐(yuè)。~律。~色。~量。~区。~韵。~像。~容(声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~。 信息,消息:~信。佳~。~讯。
含有
“音” 的成语:
音容笑貌
余音袅袅
声音笑貌
聆音察理
清音幽韵
五音六律
金口玉音
鸾音鹤信
同音共律
咬音咂字
音稀信杳
笑貌声音
繁音促节
异口同音
哓音瘏口
遗音余韵
正声雅音
下里巴音
甘酒嗜音
佛旨纶音
“谙” 的基本字义:
熟悉,精通:~练。~悉。~晓。~达。深~医道。 熟记,背诵:~记。~诵。一览便~。
含有
“谙” 的成语:
知音谙吕
言不谙典
饱谙世故
“吕” 的基本字义:
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,有六种,总称“六吕”。 姓。
含有
“吕” 的成语:
吕武操莽
张三吕四
黄钟大吕
九鼎大吕
知音谙吕
洪钟大吕
狗咬吕洞宾
吕安题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