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剥肤之痛”的意思、解释
- 成语
- -286分钟前
- 1热度
- 0评论
剥肤之痛:
拼音:bō fū zhī tòng
成语简拼:bfzt
发音:("2011040805563811757");
成语繁体:剥膚之痛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切肤之痛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同“切肤之痛”
成语解释:
剥:剥去。肤:皮肤。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
成语例子:
我不想再有剥肤之痛
英语翻译:keenly felt pain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剥” 的基本字义:
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~皮。~花生。
含有
“剥” 的成语:
生吞活剥
活剥生吞
剥肤锤髓
剥肤椎髓
椎肤剥髓
椎肤剥体
擢筋剥肤
剥肤锥髓
剥极必复
剥极将复
风雨剥蚀
剥床及肤
剥极则复
剥床以肤
重利盘剥
剥肤之痛
剥复之机
互剥痛疮
敲骨剥髓
剥肤及髓
“肤” 的基本字义:
肉体表面的皮:皮~。肌~。切~之痛。体无完~。 表面的,浅薄的:~浅。~泛。 大:“薄伐猃狁,以奏~公”(“肤公”即“大功”)。
含有
“肤” 的成语:
身体发肤
肤皮潦草
陈言肤词
鹤骨鸡肤
鸡肤鹤发
柔肤弱体
肤见谫识
肤浅末学
剥肤锤髓
雪肤花貌
剥肤椎髓
附肤落毛
末学肤受
肤粟股栗
浃髓沦肤
铭肤镂骨
山肤水豢
炙肤皲足
椎肤剥髓
椎肤剥体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痛” 的基本字义:
疾病、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:头~。肚子~。~风。~痒(a.喻疾苦,如“~~相关”;b.喻紧要的事,如“不关~~”)。 悲伤:悲~。哀~。~楚。~惜。~不欲生。 尽情地,深切地,彻底地:~击。~悼。~责
含有
“痛” 的成语:
痛痛快快
深恶痛恨
号啕痛哭
头痛脑热
痛快淋漓
深恶痛绝
怕痛怕痒
痛哭流涕
痛心疾首
痛心拔脑
深恶痛疾
十病九痛
亲痛仇快
创巨痛深
不痛不痒
七病八痛
沉着痛快
创巨痛仍
创剧痛深
额蹙心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