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赈贫济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赈贫济乏:
拼音:zhèn pín jì fá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赈贫贷乏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赈:救济。救济和帮助穷困的人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李轨传》:“李轨字处则,武威姑臧人也。有机辩,颇窥书籍,家富于财,赈贫济乏,人亦称之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赈” 的基本字义:
救济:~济。~灾。~捐。~恤。以工代~。放~。 富裕:“邑居隐(殷)~”。
含有
“赈” 的成语:
济寒赈贫
赈贫贷乏
赈贫济乏
“贫” 的基本字义:
穷,收入少,生活困难,与富相对:~穷。~寒。~民。清~。 缺乏,不足:~乏。~血。~瘠。 絮烦可厌:~相(xiàng )。~气(a.絮烦可厌;b.行动态度不大方。气均读轻声)。 僧道谦称:~道。~僧。
含有
“贫” 的成语:
贫穷潦倒
嫌贫爱富
怜贫敬老
恤老怜贫
敬老恤贫
敬老怜贫
访贫问苦
惜老怜贫
贫嘴贱舌
贫嘴薄舌
劫富济贫
济苦怜贫
济寒赈贫
安贫乐道
安富恤贫
欺贫爱富
怜贫惜老
怜贫恤老
安贫守道
安贫乐贱
“济” 的基本字义:
渡,过河:同舟共~。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:~世。救~。赈~。周~。接~。 补益:无~于事。
含有
“济” 的成语:
济济彬彬
济济跄跄
济世爱民
匡俗济时
匡时济俗
济世安民
彬彬济济
同舟共济
匡时济世
劫富济贫
济苦怜贫
济寒赈贫
济弱扶倾
济困扶危
假公济私
济世救人
济弱锄强
扶危济困
拨乱济危
材优干济
“乏” 的基本字义:
缺少:~味。贫~。不~其人。 疲倦:~困。~累。疲~。 无能,无用:~气。~煤。
含有
“乏” 的成语:
枯燥乏味
人困马乏
力困筋乏
乏善足陈
赈贫贷乏
振贫济乏
周急继乏
赈贫济乏
摄官承乏
家道消乏
中馈乏人
疲乏不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