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暮夜无知”的意思、解释
- 成语
- -341分钟前
- 2热度
- 0评论
暮夜无知:
拼音:mù yè wú zhī
成语简拼:mymz
发音:("2011040805402610682");
成语繁体:暮亱無知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暗中做事,无人知道
成语解释:
黑夜无人知晓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杨震传》:“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,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。震曰:‘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’密曰:‘暮夜无知者。’震曰:‘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。何谓无知。’”
成语例子:
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第一卷:“‘暮夜无知’,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。”
成语故事:
东汉时期,太守杨震为人正直,清正廉洁,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趁着夜色,给他送去10斤黄金。杨震十分不高兴,王密说夜深人静没人知晓的。杨震说:“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,我不能收这不义之财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暮” 的基本字义:
傍晚,太阳落山的时候:日~。~气。~色。日~途穷。~鼓晨钟。 晚,将尽:~春。~年。~节。~齿(晚年)。
含有
“暮” 的成语:
朝生暮死
朝朝暮暮
日暮途穷
暮鼓晨钟
晨钟暮鼓
朝云暮雨
朝思暮想
朝三暮四
朝秦暮楚
残年暮景
日暮途远
朝更暮改
晨参暮礼
晨参暮省
晨秦暮楚
暮楚朝秦
暮翠朝红
暮鼓朝钟
暮景残光
暮景桑榆
“夜” 的基本字义:
天黑的时间,与日或昼相对:~晚。日日~~。~阑(夜将尽时)。~盲。~幕。~宵。~话。~袭。~行(xíng )。~战。
含有
“夜” 的成语:
星行夜归
夜长梦短
朝歌夜弦
昼度夜思
昼想夜梦
昼阴夜阳
日修夜短
尽日穷夜
终日终夜
夜住晓行
夜行昼伏
夜宿晓行
夜静更长
夜半三更
夜半更深
卜夜卜昼
卜昼卜夜
晨兴夜寐
俾夜作昼
花朝月夜
“无” 的基本字义:
没有,与有相对;不: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
含有
“无” 的成语:
攻无不克
无以复加
无事生非
无丝有线
无与伦比
无足轻重
蛇无头不行
格杀无论
无所措手
刑期无刑
人生自古谁无死
无所错手足
行所无事
死无所名
肆言无惮
遗患无穷
通行无阻
恣行无忌
变化无方
变化无常
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
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 使知道:通~。~照。 学识,学问:~识,求~。无~。 主管: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
含有
“知” 的成语:
知其不可为而为
知难而行
知而故犯
知恩必报
遐迩知名
白首相知
知止不殆
一事不知
一体知照
一体知悉
自知而不自见
至知不谋
宅心知训
知而不争
知出乎争
知不诈愚
知足之计
知鱼之乐
知生之民
知人之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