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兔丝燕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兔丝燕麦:

拼音:tù sī yàn mài
成语简拼:tsym
注音:ㄊㄨˋ ㄙㄧ ㄧㄢ ㄇㄞ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208473058");
成语繁体:兎絲燕麥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有名无实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宾语;含贬义

成语解释:

兔丝:菟丝子。菟丝不是丝,燕麦不是麦。比喻有名无实。

成语出处:

《魏书 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?”

成语例子:

他当的是兔丝燕麦般的官
成语故事:
北魏宣武帝时期,高级学官“国子祭酒”邢邵对于朝廷不重视学术却花很大人力、财力去修建寺院十分不满,认为这会误国误民,就会同其他学官联名上书复兴太学,说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?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兔” 的基本字义:

哺乳动物,耳长,尾短,上唇中间裂开,后肢较长,跑得快:~子。~脱(迅速地逃走)。~毫笔。~起鹘落(鹘,打猎用的猛禽。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,喻动作敏捷。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)。 古称娈童(指被
含有

“兔” 的成语:

兔走乌飞
兔角龟毛
乌飞兔走
兔起鹘落
兔死狐悲
待兔守株
狼奔兔脱
兔角牛翼
兔葵燕麦
兔起乌沉
兔死犬饥
玉兔银蟾
兔头獐脑
惊猿脱兔
兔丝燕麦
兔起凫举
东兔西乌
兔缺乌沉
兔走鹘落
乌踆兔走

“丝” 的基本字义:

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料:蚕~。~绸。缂(kè)~(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。亦作“刻丝”)。 像丝的东西:铁~。菌~。肉~。游~。 细微,极小:一~不苟。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:情~。愁~。
含有

“丝” 的成语:

一丝不挂
一丝一毫
蛛丝马迹
严丝合缝
万缕千丝
丝来线去
千丝万缕
藕断丝连
马迹蛛丝
一丝半粟
一丝不紊
吹竹弹丝
调丝品竹
分厘毫丝
分丝析缕
毫厘丝忽
鸟迹虫丝
品竹调丝
牵丝攀藤
弹丝品竹

“燕” 的基本字义:

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:~尔(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)。~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爱)。~侣。~雀处(chǔ)堂(喻居安而不知远虑,临祸却不能自知)。
含有

“燕” 的成语:

燕雀乌鹊
飞燕游龙
莺声燕语
莺俦燕侣
燕瘦环肥
燕尔新婚
莺歌燕舞
燕语莺声
虎头燕颔
歌莺舞燕
蚕头燕尾
伯劳飞燕
釜鱼幕燕
柳莺花燕
幕燕鼎鱼
池鱼幕燕
池鱼堂燕
兔葵燕麦
谢兰燕桂
燕歌赵舞

“麦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:~田。~收。~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 姓。
含有

“麦” 的成语:

麦饭豆羹
兔葵燕麦
黍离麦秀
兔丝燕麦
黍油麦秀
燕麦兔葵
针尖对麦芒
麦秀两歧
麦穗两歧
麦丘之祝
智昏菽麦
不辩菽麦
种麦得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