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韫椟待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韫椟待价:
拼音:yùn dú dài jià
成语繁体:韞櫝待價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韫椟藏珠、韫玉待价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韫:藏;犊:木匣子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且韫椟以待价,踵颜氏以行止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韫” 的基本字义:
收藏,蕴藏,包含:~椟。~蠢(愚蠢)。石~玉而山辉。
含有
“韫” 的成语:
怀珠韫玉
韬光韫玉
韫椟藏珠
韫椟而藏
韫玉待价
韫椟未酤
韫椟待价
“椟” 的基本字义:
柜子,匣子:~藏(cáng )(喻待价而沽)。买~还(huán)珠(喻没有眼光,取舍不当)。 棺。
含有
“椟” 的成语:
还珠买椟
韫椟藏珠
龟玉毁椟
玉毁椟中
冥室椟棺
韫椟而藏
韫椟未酤
韫椟待价
买椟还珠
“待” 的基本字义:
等,等候:~到。~旦。拭目以~。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~。招~。~遇。~人接物。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~出门,有人来了。
含有
“待” 的成语:
待答不理
急不及待
迎风待月
待人接物
待理不理
待兔守株
韬晦待时
敛手待毙
待势乘时
推诚待物
守先待后
无千待万
知人待士
岁月不待人
席珍待聘
百凡待举
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
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
养儿待老,积谷防饥
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
“价” 的基本字义:
商品所值的钱数:~钱。~款。涨~。调~。待~而沽。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:~值。代~。 指“原子价”。
含有
“价” 的成语:
明码实价
物美价廉
讨价还价
价廉物美
货真价实
漫天要价
齐名并价
黑价白日
鬻驽窃价
遗声余价
蒲扇价增
身价倍增
声价百倍
声价倍增
市无二价
价等连城
口不二价
市不二价
价重连城
一登龙门,身价十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