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一隅之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一隅之地:
拼音:yī yú zhī dì
成语简拼:yyzd
发音:("xxzl.com.40805491811271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一席之地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指小地方
成语解释:
隅:角落。形容地域狭小。
成语出处:
《南史·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
成语例子:
清·汪琬《序》:“余尝叹长水一隅之地,居人仅数千家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另外的:蟋蟀~名促织。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~算。试~试。 乃
含有
“一” 的成语:
载一抱素
存十一于千百
一掷乾坤
一依旧式
一如曩昔
一齐天下
不肯一世
浮一大瓟
得一望十
屈指一算
一笑了之
一笑了事
一卧不起
一通百通
一飞冲天
登高一呼
罚一劝百
反戈一击
回眸一笑
杀一儆百
“隅” 的基本字义:
角落:城~。墙~。屋~。~隙(屋角的洞穴)。向~而泣。 〔~中〕将近中午的时候。 靠边的地方:海~。
含有
“隅” 的成语:
观隅反三
负隅依阻
一隅三反
砥廉峻隅
海角天隅
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避溺山隅
失之东隅
一隅之地
一隅之见
向隅而泣
向隅之泣
向隅之感
向隅独泣
偏安一隅
斗绝一隅
一隅之说
安于一隅
砥砺廉隅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地” 的基本字义:
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~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~心说。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~质。~壳。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~。~下。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~。田~。~政。~主。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~
含有
“地” 的成语:
席地而坐
无地自容
不牧之地
地上天宫
地狱变相
阿鼻地狱
大地春回
旦暮入地
地主之仪
呱呱堕地
桂玉之地
平地登云
平地起雷
容膝之地
首善之地
鱼米之地
置锥之地
坐地自划
与天地同休
与天地同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