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挑牙料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挑牙料唇:

拼音:tiāo yá liào chún
成语简拼:tylc
注音:ㄊㄧㄠˇ ㄧㄚˊ ㄌㄧㄠˋ ㄔㄨㄣ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307414855");
成语繁体:挑牙料脣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挑唇料嘴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吵架

成语解释:

摇动嘴唇。谓吵嘴,争吵。

成语出处:

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:“又不是挑牙料唇,只待要寻争觅衅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挑” 的基本字义:

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,用肩担着:~土。~夫(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)。 挑的东西:~担。 挖取:~荠菜。 量词,用于成挑儿的东西:一~儿白菜。 选,拣:~选。~拣。~剔。~肥拣瘦。 古同佻,佻达。
含有

“挑” 的成语:

嫌肥挑瘦
挑毛剔刺
挑针打眼
挑拨煽惑
挑灯拨火
挑三窝四
里挑外撅
细高挑儿
挑挑剔剔
挑挑拣拣
挑精拣肥
挑肥拣瘦
挑毛拣刺
挑拨离间
挑三拣四
横挑鼻子竖挑眼
目挑眉语
目挑心悦
挑三拨四
挑三检四

“牙” 的基本字义:

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~垢。~龈。~碜。~祭。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~子。 特指象牙:~雕。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~商。~行。 姓。
含有

“牙” 的成语:

红口白牙
龇牙咧嘴
强嘴硬牙
张牙舞爪
咬牙切齿
青面獠牙
佶屈聱牙
打牙犯嘴
伶牙俐齿
俐齿伶牙
利齿能牙
齿牙馀论
灵牙利齿
钩爪锯牙
戴发含牙
斗牙拌齿
含牙带角
含牙戴角
课嘴撩牙
磨牙吮血

“料” 的基本字义:

估计,猜想:~想。预~。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:材~。~子。备~。 喂牲口用的谷物:草~。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,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:~器。 烹调时的调味品:调~。 整理,处理:~理。 量词,用于中药配制
含有

“料” 的成语:

偷工减料
嗑牙料嘴
磕牙料嘴
挑唇料嘴
挑牙料唇
知人料事
料敌若神
果出所料
始料所及
意料之外
难以预料
难以逆料
料峭春寒
果如所料
料远若近
停工待料
料敌制胜
料事如神
料敌如神

“唇” 的基本字义:

嘴的边缘红色部分:嘴~。~齿(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)。~膏。~裂。~舌(“嘴唇”和“舌头”,喻言辞)。~吻(嘴唇,喻口才、言辞)。~亡齿寒(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)。
含有

“唇” 的成语:

翻唇弄舌
搬口弄唇
喉焦唇干
乖唇蜜舌
鼓唇摇舌
唇焦口燥
鼻塌唇青
搬唇弄舌
摇唇鼓舌
舌剑唇枪
鼓唇弄舌
唇红齿白
齿白唇红
搬唇递舌
唇腐齿落
唇竭齿寒
颠唇簸嘴
调唇弄舌
斗唇合舌
膏唇贩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