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捧毂推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捧毂推轮:

拼音:pěng gū tuī lún
成语简拼:pgtl
注音:ㄆㄥˇ ㄍㄨˇ ㄊㄨㄟ ㄌㄨㄣ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302024590");
成语繁体:捧轂推輪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扶着车毂推车前进。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。

成语出处:

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卷上:“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,邀乐毅上黄金台,受天子百官之礼,与乐毅挂印为帅。”

成语例子:

一遇汉祖,筑坛拜将,捧毂推轮,后封王爵以酬其功。★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三十一卷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捧” 的基本字义:

两手托着:~心(用手捂住胸,喻拙劣的模仿)。~日。~读(敬辞,读别人的文章等)。~腹大笑。 量词,用手能捧的东西:一~红枣。 奉承或代人吹嘘:~场。吹~。~哏。
含有

“捧” 的成语:

你吹我捧
自吹自捧
弯腰捧腹
捧毂推轮
推轮捧毂
捧腹轩渠
众星捧月
西子捧心
西施捧心
里丑捧心
黄人捧日
捧腹大笑
捧心西子
捧到天上
令人捧腹
掇臀捧屁
捧头鼠窜

“毂” 的基本字义:

车轮中心,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,借指车轮或车:~下(辇毂之下,借指京城)。~击肩摩(形容车马行人众多,来往十分拥挤)。
含有

“毂” 的成语:

击毂摩肩
燕驾越毂
摩肩接毂
毂击肩摩
肩摩毂击
摩肩击毂
朱轮华毂
毂交蹄劘
架肩击毂
肩摩毂接
捧毂推轮
推轮捧毂
推毂荐士
朱丹其毂
辇毂之下

“推” 的基本字义:

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:~车。~搡。~拿。~倒。~敲。顺水~舟。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:~头。~土。 使事情开展:~广。~行(xíng )。~动。~销。 进一步想,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:~及。~究
含有

“推” 的成语:

推聋装哑
推推搡搡
你推我让
上推下卸
一推两搡
推三阻四
推三推四
推陈出新
推波助澜
推本溯源
推贤让能
推心置腹
三推六问
半推半就
明推暗就
解衣推食
前挽后推
叩源推委
六问三推
旁推侧引

“轮” 的基本字义:

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(亦称“车轱辘”):~子。车~。~胎。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:齿~儿。 指“轮船”:江~。拖~。 像车轮的:日~。月~(指圆月)。年~。 依次更替:~
含有

“轮” 的成语:

香轮宝骑
系马埋轮
美奂美轮
椎轮大辂
尻轮神马
轮焉奂焉
埋轮破柱
安车蒲轮
大辂椎轮
匹马只轮
美轮美奂
朱轮华毂
只轮无反
拨万轮千
捧毂推轮
推轮捧毂
梓匠轮舆
法轮常转
寸辖制轮
轮扁斫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