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壶浆箪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2热度
- 0评论
壶浆箪食:
拼音:hú jiāng dān shí
注音:ㄏㄨˊ ㄐㄧㄤ ㄉㄢ ㄙㄧˋ
成语繁体:壺漿簞食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箪食壶浆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状语;常与“迎接”连用
成语解释:
浆:汤;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食:食物。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,犒劳军队。形容百姓欢迎军队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新渠诗》序:“予方为旅人,不得亲执壶浆箪食,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。”
成语例子:
孙中山《军人精神教育》:“军队所过地方,真能秋毫无犯,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。”
英语翻译:bring an offering of sauce and food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壶” 的基本字义:
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,通常用来盛茶、酒等液体:茶~。酒~。喷~。油~。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:~铃(举重辅助器械之一,形状像水壶)。 姓。
含有
“壶” 的成语:
唾壶敲缺
壶浆箪食
冰壶秋月
箪食壶浆
金壶墨汁
枉矢哨壶
箪食壶酒
食箪浆壶
投壶电笑
冰壶玉衡
冰壶玉尺
挈榼提壶
觥饭不及壶飧
唾壶击缺
铜壶漏断
壶天日月
千金一壶
壶浆塞道
唾壶击碎
壶里乾坤
“浆” 的基本字义:
比较浓的液体:豆~。纸~。灰~。~果。~液。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、布、衣服等物:~洗。
含有
“浆” 的成语:
玉液金浆
琼浆玉液
玉液琼浆
桂酒椒浆
浆酒藿肉
琼浆金液
仙液琼浆
义浆仁粟
拖浆带水
壶浆箪食
金浆玉液
箪食壶浆
浆酒霍肉
金浆玉醴
一浆十饼
仁浆义粟
食箪浆壶
引车卖浆
屠狗卖浆
水浆不入
“箪” 的基本字义:
古代盛饭的圆竹器:~食(sì)壶浆(形容劳军)。~食(sì)瓢饮(喻生活贫苦;亦指安贫乐道)。
含有
“箪” 的成语:
壶浆箪食
箪食豆羹
箪瓢陋巷
箪瓢陋室
箪食壶浆
箪食瓢饮
陋巷箪瓢
一箪一瓢
箪食壶酒
缊褐瓢箪
食箪浆壶
弊衣箪食
箪瓢屡罄
箪瓢屡空
箪醪投川
箪豆见色
疏水箪瓢
“食” 的基本字义:
吃:~肉。~欲。 吃的东西: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~。月~。
含有
“食” 的成语:
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
朝朝寒食,夜夜元宵
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
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
食不暇饱
食不二味
并日而食
饥不遑食
饥不暇食
强食自爱
日昃不食
日昃旰食
食必方丈
食不充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