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牛饩退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1热度
- 0评论
牛饩退敌:
拼音:niú xì tuì d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饩:活的牲口。用牛羊击退敌军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弦高以牛饩退敌,墨翟以萦带全城。”
成语故事:
春秋时期,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,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。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,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。郑国商人弦高发现秦军动向,假装送牛羊迎接秦军,背后通风报信,秦军只好退走。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牛” 的基本字义:
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~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~黄。~角。 星名,二十八宿之:~斗(指牛宿和斗
含有
“牛” 的成语:
气喘如牛
牛骥同槽
牛骥共牢
牛听弹琴
牛羊勿践
气冲斗牛
齐王舍牛
牛头不对马面
气吞牛斗
气吞斗牛
牛马不若
志冲牛斗
牛刀割鸡
牛骥同皂
猕猴骑土牛
牛角挂书
犀牛望月
气克斗牛
宁戚叩牛
丙吉问牛
“饩” 的基本字义:
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。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。 赠送食物。
含有
“饩” 的成语:
告朔饩羊
牛饩退敌
坐靡廪饩
“退” 的基本字义:
向后移动,与进相对:~步。~路。~却。~让。倒~。 离开,辞去:~席。~伍。~职。~休。引~。 送还,不接受,撤销:~还。 脱落:~色。~毛。减~。 和柔的样子:~然。 迟缓,畏缩:“求也~”。
含有
“退” 的成语:
且战且退
难进易退
有进无退
进退存亡
出处进退
挥戈退日
进荣退辱
进善退恶
进退可否
进退损益
进退消长
进退消息
进退中度
进贤退奸
进贤退佞
进贤退愚
身退功成
进寸退尺
进退出处
寸进尺退
“敌” 的基本字义:
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:~人。~方。~寇。 指敌人:~后。~情。~酋。~特。轻~。克~制胜。 抵挡:寡不~众。 相当:势均力~。匹~。~手(能力相等的对手)。 仇视:~意。“诸侯~王所忾”。
含有
“敌” 的成语:
势均力敌
怀敌附远
力敌千钧
敌国外患
敌惠敌怨
敌力角气
力均势敌
力钧势敌
权均力敌
恃勇轻敌
智均力敌
尽节死敌
摧坚殪敌
摧坚陷敌
敌忾同仇
地丑力敌
敌王所忾
力敌势均
势钧力敌
枭俊禽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