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取瑟而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1热度
- 0评论
取瑟而歌:
拼音:qǔ sè ér gē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解释:
瑟:弦乐器。弹瑟歌唱。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孺悲欲见孔子,孔子辞以疾,将命者出户,取瑟而歌,使之闻之。”
成语例子:
高阳《母子君臣》:“这两句话岂仅取瑟而歌,简直就是俗话说的‘杀鸡骇猴’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取” 的基本字义:
拿:索~。~书。~款。窃~。 选择:选~。~材。~景。~道。~样。 采用:采~。听~。吸~。可~。~精用弘。 得到,招致:获~。~经。~偿。~悦。 消去:~消。~缔。
含有
“取” 的成语:
搴旗取将
释生取义
偷媚取容
仰拾俯取
依阿取容
予取予夺
予取予携
凿空取办
阿匼取容
阿顺取容
贪位取容
战胜攻取
标新取异
自取其咎
自取灭亡
猿猴取月
各取所长
取舍两难
尺寸可取
取予有节
“瑟” 的基本字义:
弦乐器,似琴。长近三米,古有五十根弦,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,平放演奏:鼓~。 矜持端庄的样子。 〔~~〕a.形容轻微的声音;b.形容颤抖。 洁净鲜明的样子。
含有
“瑟” 的成语:
瑟瑟缩缩
抖抖瑟瑟
泓峥萧瑟
瑟弄琴调
瑟调琴弄
琴瑟不调
琴瑟和好
琴瑟失调
琴瑟相调
琴瑟和谐
琴瑟和同
囊橐萧瑟
琴瑟调和
琴瑟之好
锦瑟华年
胶柱鼓瑟
胶柱调瑟
取瑟而歌
“而” 的基本字义:
古同尔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
含有
“而” 的成语:
泥而不滓
墙面而立
神而明之
顺非而泽
同年而校
同日而论
望屋而食
无德而称
无胫而来
无胫而至
无胫而走
毋翼而飞
析骨而炊
言而不信
一呵而就
尤而效之
鱼贯而出
鱼烂而亡
韫椟而藏
择地而蹈
“歌” 的基本字义:
唱:~唱。~咏。~颂。~坛。~台舞榭。~舞。能~善舞。 能唱的文词:唱~。~谱。~词。~诀。民~。诗~。~行(xíng )(旧诗的一种体裁,音节、格律比较自由)。诗言志,~咏言。
含有
“歌” 的成语:
能歌善舞
轻歌慢舞
诗词歌赋
笔歌墨舞
载歌载舞
莺歌燕舞
轻歌曼舞
可歌可泣
歌台舞榭
歌楼舞榭
歌莺舞燕
歌功颂德
高歌猛进
吹弹歌舞
闭门酣歌
楚舞吴歌
村歌社鼓
村歌社舞
凤歌鸾舞
凤舞鸾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