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瑚琏之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1热度
- 0评论
瑚琏之器:
拼音:hú liǎn zhī qì
成语简拼:hlzq
发音:("xxzl.com.40806291413261");
成语繁体:瑚璉之器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栋梁之材
反义词:燕岱之石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指人有才
成语解释:
瑚琏: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”殷朝叫“琏”。比喻人特别有才能,可以担当大任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贡问日:‘赐也何如?’子日:‘女器也’。日:‘何器也?’日:‘瑚瑚也。’”
成语例子:
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,以干将之断宰赤县。(唐 李华《卢郎中斋居记》)
成语故事:
春秋时期,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,姓端木名赐,他因为有钱,经常穿华丽的服饰,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,说他为君子不器。他沾沾自喜,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,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。子贡更加飘飘然,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
英语翻译:vessels of grain at ancestral temple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瑚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琏〕古代盛黍稷的祭器,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。 〔珊~〕见珊。
含有
“瑚” 的成语:
珊瑚在网
铁网珊瑚
瑚琏之器
“琏” 的基本字义:
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。
含有
“琏” 的成语:
瑚琏之器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器” 的基本字义:
用具的总称:~皿。~物。~械。木~。武~。~小易盈。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:~官。消化~。 人的度量、才干:~度。~量(liàng )。~宇。~质。大~晚成。 重视:~重。~敬。
含有
“器” 的成语:
怀才抱器
怀材抱器
器满则覆
瓦器蚌盘
布被瓦器
器二不匮
凡偶近器
器满意得
积厚成器
薰莸同器
冰炭不同器
熏莸不同器
熏莸同器
器宇不凡
薰莸不同器
器宇轩昂
小器易盈
君子不器
薰莸异器
不打不成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