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独出己见”的意思、解释

独出己见: 拼音:dú chū jǐ jiàn成语简拼:dcjj发音:("2011040807072814828"); 成语繁体:獨出己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独得之见反义词:人云亦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独到的见解 成语解释: 见:见解、主张。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。 成语出处: 清·无名氏《续小五义》第一回:“且说黑妖狐智

成语“别树一旗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树一旗: 拼音:bié shù yī qí成语简拼:bsyq注音:ㄅㄧㄝ ˊ ㄕㄨˋ ㄧ ㄑㄧˊ发音:("2011040807080114866"); 成语繁体:别樹一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别树一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另创局面 成语解释: 比喻与众不同,加成一家。 成语出处: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唐义山、香山、牧之、

成语“适居其反”的意思、解释

适居其反: 拼音:shì jū qí fǎn成语简拼:sjqf注音:ㄕㄧˋ ㄐㄨ ㄑㄧˊ ㄈㄢˇ成语繁体:適居其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适得其反反义词:如愿以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事与愿违 成语解释: 见“适得其反”。 成语出处: 李大钊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》:“这都是大错特错,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。”俄语翻

成语“无所顾惮”的意思、解释

无所顾惮: 拼音:wú suǒ gù dàn成语简拼:wsgd注音:ㄨˊ ㄙㄨㄛˇ ㄍㄨˋ ㄉㄢˋ发音:("2011040807112315087"); 成语繁体:無所顧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所顾忌、肆无忌惮反义词:瞻前顾后、畏首畏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没有什么顾虑 成语解释: 见“无所顾忌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宣

成语“重兴旗鼓”的意思、解释

重兴旗鼓: 拼音:zhòng xīng qí gǔ成语简拼:zxqg注音:ㄓㄨㄙˋ ㄒㄧㄥ ㄑㄧˊ ㄍㄨˇ发音:("2011040807114515111"); 成语繁体:重興旗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重振旗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个人、团体等 成语解释: 犹言重整旗鼓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现下招

成语“重作冯妇”的意思、解释

重作冯妇: 拼音:zhòng zuò féng fù成语简拼:zzff发音:("2011040807115015117"); 成语繁体:重作馮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再作冯妇、再当冯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重操旧业 成语解释: 表示人又重操旧业 成语出处: 鲁迅《而已集·反漫谈》:“曾经有一位总长,听说他的出来就职,是因为某

成语“转愁为喜”的意思、解释

转愁为喜: 拼音:zhuǎn chóu wéi xǐ成语简拼:zcwx发音:("2011040807123815177"); 成语繁体:轉愁為喜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转忧为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由忧愁转为欢喜。 成语出处: 明 陆采《怀香记 池塘唔语》:“解双眉转愁为喜,订芳期欢声和气。” 成语例子:

成语“大烹五鼎”的意思、解释

大烹五鼎: 拼音:dà pēng wǔ dǐ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食前方丈反义词:食不重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: 烹:烧煮;五鼎: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。指吃饭食物精美。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: 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一回:“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,吃的是大烹五鼎,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,却是心窝儿里头

成语“不越雷池一步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越雷池一步: 拼音: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成语繁体:不越靁池一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敢越雷池一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人保守拘谨 成语解释: 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县南。不敢越过界限,形容拘谨 成语出处: 曹靖华《忆当年,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!》:“有一种惯例,从来送客,只到自己房门为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”

成语“杂采众说”的意思、解释

杂采众说: 拼音:zá cǎi zhòng shu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杂:多种多样地;采:采碑,采纳。广泛地采纳众家学说、说法 成语例子: 要坚持自己的观点,不要杂采众说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杂” 的基本字义: 多种多样的,不单纯的:~乱。~沓。~感。~志。~货。~居。~务。~品。错综复

成语“迁怒于众”的意思、解释

迁怒于众: 拼音:qiān nù yú zhòng成语繁体:遷怒于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迁怒于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拿别人出气 成语解释: 迁怒:受甲的气向乙发泄。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9回:“凡见了这一干人,心中又畏又让,未免又气又恨,亦且迁怒于众。”英语翻译:vent one's anger

成语“殆无孑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殆无孑遗: 拼音:dài wú jié yí成语简拼:dwjy发音:("2011040807170515281"); 成语繁体:殆無孑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全部完毕 成语解释: 殆:几乎;孑遗:剩余。几乎没有一点余剩。 成语出处: 晋·周祗《与刘裕书谏伐蜀》:“然益土荒残,野无青草,成都之内,殆无孑遗。” 成语例子: 至已丑为西兵所

成语“压良为贱”的意思、解释

压良为贱: 拼音:yā liáng wéi jiàn成语简拼:ylwj注音:ㄧㄚ ㄌㄧㄤˊ ㄨㄟˊ ㄐㄧㄢˋ发音:("2011040807184415398"); 成语繁体:壓良為賤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逼良为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逼良为娼 成语解释: 旧指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。 成语出处: 《资治通鉴·后晋纪齐王天福八年》:“自烈祖相吴,禁压良为

成语“出于意表”的意思、解释

出于意表: 拼音:chū yú yì biǎo成语简拼:cyyb注音:ㄔㄨ ㄧㄩˊ ㄧˋ ㄅㄧㄠˇ发音:("201104080719281545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出乎意表、出于意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成语解释: 谓出乎人的意料之外。 成语出处: 唐·张读《宣室志》卷四:“一夕,风月晴莹,有扣门者,出视之,见一

成语“想望丰采”的意思、解释

想望丰采: 拼音:xiǎng wàng fēng cǎi成语简拼:xwfc注音:ㄒㄧㄤˇ ㄨㄤˋ ㄈㄥ ㄘㄞˇ发音:("2011040807201615507"); 成语繁体:想朢豐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想望风采、想望风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非常仰慕 成语解释: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数陈谠论,中外想望丰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

成语“削觚为圆”的意思、解释

削觚为圆: 拼音:xiāo gū wéi yu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削方为圆、刓方为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雕琢方正为滚圆。比喻磨砺个性,改变不良行为 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为人上宰相书一首》:“盖在于秉钧轴之枢,握刀尺之要,划邪为正,削觚为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削” 的基本字义: 用刀切去或割去:~皮。~发(fà)

成语“感篆五中”的意思、解释

感篆五中: 拼音:gǎn zhuàn wǔ zh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迹等 成语解释: 篆:铭刻;五中:内心。形容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成语出处: 李脃人《暴风雨前》第四部分:“在府厚扰月余,承以家人待我,感篆五中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感” 的基本字义: 觉出:~触。~觉。~性。~知(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)。

成语“拔旗易帜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拔旗易帜: 拼音:bá qí yì zhì成语繁体:拔旗易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拔帜易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取代 成语解释: 旗:旗帜;易:换。拔掉别人的旗子,换上自己的旗子。比喻取而代之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候列传》:“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 成语例子: 我已经无能为力了,趁早拔旗易

成语“转败为胜”的意思、解释

转败为胜: 拼音:zhuǎn bài wéi shèng成语简拼:zbws发音:("2011040807234015564"); 成语繁体:轉敗為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反败为胜、转危为安、化险为夷反义词:大势已去、大厦将倾、栋析榱崩 成语用法: 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变失败为胜利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

成语“点石成金”的意思、解释

点石成金: 拼音:diǎn shí chéng jīn成语简拼:dscj注音:ㄉㄧㄢˇ ㄕㄧˊ ㄔㄥˊ ㄐㄧㄣ发音:("2011040807241615604"); 成语繁体:點石成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点铁成金反义词:点金成铁 成语用法: 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,就使它变得很出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