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”的意思、解释

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: 拼音:má què suī xiǎo,gān dǎn jù quán成语简拼:mqsq发音:("201104080443138774"); 成语繁体:麻雀雖小,肝膽俱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小而全的机构 成语解释: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 成语出

成语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: 拼音:wèi yuān qū yú,wèi cóng qū jué成语简拼:wyqywcqj注音:ㄨㄟˋ ㄧㄨㄢ ㄑㄩ ㄧㄩˊ ,ㄨㄟˋ ㄘㄨㄙˊ ㄑㄩ ㄐㄩㄝˊ发音:("201104080455289231"); 成语繁体: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

成语“燕雀之居”的意思、解释

燕雀之居: 拼音:yàn què zhī jū成语简拼:yqzj注音:ㄧㄢˋ ㄑㄩㄝˋ ㄓㄧ ㄐㄨ发音:("201104080607501254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简陋的庐舍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券》:“蒙还燕雀之居,当尽犬鹰之力。兹且相别,后或再逢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成语“渊停山立”的意思、解释

渊停山立: 拼音:yuān tíng shān lì成语简拼:ytsl发音:("201104080323476082"); 成语繁体:淵停山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渊渟岳立、渊渟岳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,如高山耸立。 成语出处: 清 钱谦益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》:“公生而孝友顺祥,笃诫明允,渊停山

成语“拔丛出类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拔丛出类: 拼音:bá cóng chū lèi成语简拼:bccl注音:ㄅㄚˊ ㄘㄨㄙˊ ㄔㄨ ㄌㄟˋ发音:("201104080221063414"); 成语繁体:拔叢出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拔萃出类反义词:平平庸庸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杰出 成语解释: 犹言拔萃出类。指高出众人。 成语出处: 《宋书 孝义传 潘综》:“二子微猷,弥久弥芳。拔丛

成语“渊涌风厉”的意思、解释

渊涌风厉: 拼音:yuān yǒng fēng lì成语简拼:yyfl注音:ㄧㄨㄢ ㄩㄥˇ ㄈㄥ ㄌㄧˋ发音:("201104080316005498"); 成语繁体:淵湧風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如水之涌,如风之疾。比喻谈吐滔滔不绝。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士有机变清锐,巧言绮粲,揽引譬喻,渊

成语“螳螂黄雀”的意思、解释

螳螂黄雀: 拼音:táng láng huáng què成语简拼:tlhq注音:ㄊㄤˊ ㄌㄤ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发音:("201104080500309266"); 成语繁体:螳蜋黄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

成语“掩目捕雀”的意思、解释

掩目捕雀: 拼音:yǎn mù bǔ què成语简拼:ymbq注音:ㄧㄢˇ ㄇㄨˋ ㄅㄨˇ ㄑㄩㄝˋ发音:("201104080551251141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掩耳盗铃、自欺欺人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遮着眼睛捉麻雀。比喻自己骗自己。 成语出处: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》:“谚有‘

成语“怡堂燕雀”的意思、解释

怡堂燕雀: 拼音:yí táng yàn què成语简拼:ytyq发音:("201104080609001263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怡:安适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。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。 成语出处: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怡堂燕雀,不知后炎;瓮里醯鸡,安有广见。” 成语

成语“针针丛棘”的意思、解释

针针丛棘: 拼音:zhēn zhēn cóng jí注音:ㄓㄣ ㄓㄣ ㄘㄨㄙˊ ㄐㄧˊ成语繁体:針針叢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荆棘丛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环境恶劣 成语解释: 针针: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。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,形容环境恶劣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后小山下,怪石乱卧,针针丛棘,青麻头伏焉。”英语

成语“不啻天渊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啻天渊: 拼音:bù chì tiān yuān成语简拼:bcty发音:("2011040807163115240"); 成语繁体:不啻天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壤之别反义词:不相上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解释: 不啻:无异于。渊:深潭。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。比喻差别极大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》:“吴有吴音

成语“燕雀相贺”的意思、解释

燕雀相贺: 拼音:yàn què xiāng hè成语简拼:yqxh注音:ㄧㄢˋ ㄑㄩㄝˋ ㄒㄧㄤ ㄏㄜˋ发音:("201104080400386842"); 成语繁体:燕雀相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成语解释: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。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。 成语出处: 西汉

成语“为渊驱鱼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为渊驱鱼: 拼音:wèi yuān qū yú成语简拼:wyqy注音:ㄨㄟˋ ㄧㄨㄢ ㄑㄩ ㄧㄩˊ发音:("2011040805582511884"); 成语繁体:為淵驅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丛驱雀、为人作嫁反义词:损人利己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。现比喻不会团

成语“雀角之忿”的意思、解释

雀角之忿: 拼音:què jiǎo zhī fè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打官司带来的烦恼 成语解释: 指雀和鼠都能毁人们的房子,就如同打官司一样。比喻打官司带来的烦恼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召南·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谁谓女无家,何以速我狱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冤狱》:“山村豪气,偶因鹅鸭之争,指起雀角之忿。”

成语“以珠弹雀”的意思、解释

以珠弹雀: 拼音:yǐ zhū tán què成语简拼:yztq注音:ㄧˇ ㄓㄨ ㄊㄢˊ ㄑㄩㄝˋ发音:("2011040805504411365"); 成语繁体:以珠彈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不偿失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用珍珠弹麻雀。比喻轻重颠倒,得不偿失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今

成语“渊源有自来”的意思、解释

渊源有自来: 拼音: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成语简拼:yyyzl注音:ㄧㄨㄢ ㄧㄨㄢˊ ㄧㄡˇ ㄗㄧˋ ㄌㄞˊ发音:("2011040806454014404"); 成语繁体:淵源有自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渊源有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有根据,有来源。 成语出处: 宋 陆游《读宛陵先生诗》诗:“锻炼无遗力,渊

成语“相去天渊”的意思、解释

相去天渊: 拼音:xiāng qù tiān yuān成语繁体:相去天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相判云泥、天渊之别反义词:相去几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较等 成语解释: 天渊:天与深渊。比喻二者相差太远,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一敬一肆,相去天渊;一圣一狂,亦判若黑白也。”英语翻译:as far

成语“日薄虞渊”的意思、解释

日薄虞渊: 拼音:rì báo yú yuān成语简拼:rbyy注音:ㄖㄧˋ ㄅㄛˊ ㄧㄩˊ ㄧㄨㄢ发音:("201104080432178478"); 成语繁体:日薄虞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薄西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日薄西山。虞渊,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扞日呴至于虞渊,是谓黄昏。”庄逵吉校:“《太

成语“丛轻折轴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丛轻折轴: 拼音:cóng qīng zhé zhóu成语简拼:cqzz注音:ㄘㄨㄙˊ ㄑㄧㄥ ㄓㄜˊ ㄓㄡˊ发音:("201104080512299892"); 成语繁体:叢輕摺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羽沉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告诫人 成语解释: 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,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 成语出处: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

成语“天渊之别”的意思、解释

天渊之别: 拼音:tiān yuān zhī bié成语简拼:tyzb注音:ㄊㄧㄢ ㄧㄨㄢ ㄓㄧ ㄅㄧㄝ ˊ发音:("2011040805551311670"); 成语繁体:天淵之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天壤之别、天差地别反义词:千篇一律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解释: 天和地,一极在上,一极在下。比喻差别极大。 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