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相差无几”的意思、解释

相差无几: 拼音:xiāng chà wú jǐ成语简拼:xcwj发音:("201104080353176369"); 成语繁体:相差無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同小异、不相上下反义词:截然不同、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成语解释: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

成语“误落风尘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落风尘: 拼音:wù luò fēng ché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沦落风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误:不是有意的;风尘:娼妓生活。指被迫从事娼妓生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可僯一片无瑕玉,误落风尘花柳中。”英语翻译:be driven to prostitution 成语分字解释:

成语“东差西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东差西误: 拼音:dōng chà xī wù成语简拼:dcxw注音:ㄉㄨㄙ ㄔㄚˋ ㄒㄧ ㄨˋ发音:("201104072006244781"); 成语繁体:東差西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办事 成语解释: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、错误。形容办事不得力。 成语出处: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

成语“临期失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临期失误: 拼音:lín qī shī wù成语繁体:臨期失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一诺千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守诺言 成语解释: 临:及,到。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。指不守诺言 成语出处: 《剪灯余话·泰山御史传》:“却乃连日酗酣,临期失误,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临” 的基本字义: 从上向下看,在高处朝向

成语“蹉跎自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蹉跎自误: 拼音:cuō tuó zì wù成语简拼:ctzw发音:("201104080513019932"); 成语繁体:蹉跎自誤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蹉跎岁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自误前程 成语解释: 蹉跎:时间白白地消耗掉。人生虚度年华,耽误了自己的前程。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九回:“长兄年力鼎盛,万不可蹉跎自误 。”

成语“误杀好人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杀好人: 拼音:wù shā hǎo rén成语繁体:誤殺好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过失杀好人 成语解释: 好人:品德好、行为端的人。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 成语例子: 我们不能误杀好人,放过坏人成语故事:宋朝时期,杨六郎安排孟良去辽国望乡台取回父亲的遗骸,消息被焦赞得到,他也想去领功。孟良来到望乡台,趁着夜色去偷遗骸,刚

成语“差三错四”的意思、解释

差三错四: 拼音:chā sān cuò sì成语简拼:cscs注音:ㄔㄚˋ ㄙㄢ ㄘㄨㄛˋ ㄙㄧˋ发音:("201104080118211774"); 成语繁体:差三錯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丢三落四反义词:整整齐齐、丁一确二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颠倒错乱 成语解释: 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这小厮本说的丁一

成语“一差两讹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差两讹: 拼音:yī chà liǎng é成语简拼:ycle注音:ㄧ ㄔㄚˋ ㄌㄧㄤˇ ㄜˊ发音:("201104080312575264"); 成语繁体:一差兩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差二错、一差二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可能发生的意外 成语解释: 同“一差二错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卷:“如若不听我言语,逼迫女儿一差

成语“文武差事”的意思、解释

文武差事: 拼音:wén wǔ chà shì成语简拼:wwcs注音:ㄨㄣˊ ㄨˇ ㄔㄞ ㄕㄧˋ发音:("2011040806062112436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喻明劫暗偷。 成语出处: 《冷眼观》第12回:“倘若瞒着他,走一趟私盐,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,轻则剜眼睛,重则废命。” 成语分

成语“一念之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念之误: 拼音:yī niàn zhī wù成语简拼:ynzw注音:ㄧ ㄋㄧㄢˋ ㄓㄧ ㄨˋ发音:("2011040806083012597"); 成语繁体:一念之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念之错、一念之差、一念之私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一念之差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四十七引《遁斋闲览

成语“栉比鳞差”的意思、解释

栉比鳞差: 拼音:zhì bǐ lín chà成语简拼:zblc注音:ㄓㄧˋ ㄅㄧˇ ㄌㄧㄣˊ ㄔㄚˋ发音:("201104080317425620"); 成语繁体:櫛比鱗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栉比鳞次、栉比鳞臻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栉比鳞次”。 成语出处: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》:“迩来林栖谷隐

成语“差足自喜”的意思、解释

差足自喜: 拼音:chā zú zì x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心情 成语解释: 差:略;足:可。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书信集·致蒋抑卮》:“即归寓大啮,健饭如恒,差足自喜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差” 的基本字义: 错误:话说~了。 不相当,不相合:~不多。 缺欠:还~十元钱。 不好,不够标准:~等。成绩

成语“误付洪乔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付洪乔: 拼音:wù fù hóng qiáo成语简拼:wfhq发音:("2011040807182615377"); 成语繁体:誤付洪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付诸洪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。 成语出处: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。”成

成语“一差二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差二误: 拼音:yī chà èr wù成语简拼:ycew注音:ㄧ ㄔㄚˋ ㄦˋ ㄨˋ发音:("20110407231204569"); 成语繁体:一差二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差二错、一差二讹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可能发生的意外 成语解释: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。 成语出处: 《京本通俗小说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罢,罢,我两口也老了,

成语“不差毫发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差毫发: 拼音:bù chā háo fà成语简拼:bchf注音:ㄅㄨˋ ㄔㄚˋ ㄏㄠˊ ㄈㄚˋ发音:("2011040807070414799"); 成语繁体:不差毫發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毫厘不差、不差毫厘、丝毫不差反义词:差之千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丝毫不差 成语解释: 毫、发:都是古代的长度名,十毫为发,十发为厘,形容

成语“误认颜标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认颜标: 拼音:wù rèn yán biāo成语简拼:wryb发音:("2011040807183015381"); 成语繁体:誤認顔標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人见识不广 成语解释: 形容懵懂浅陋。 成语出处: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 成语例子: 他少年时代为题扇,以此调之,妓家借托盛名,而不解文

成语“参差不一”的意思、解释

参差不一: 拼音:cēn cī bù yī成语简拼:ccby发音:("201104072338381174"); 成语繁体:參差不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参差不齐反义词:整整齐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不整齐 成语解释: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。同“参差不齐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 礼志上》:“至于嗣位之君,参差不一,宜有定制。”《

成语“一毫不差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毫不差: 拼音:yī háo bù chà成语简拼:yhbc注音:ㄧ ㄏㄠˊ ㄅㄨˋ ㄔㄚˋ发音:("201104080352476332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丝毫不差反义词: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完全相同 成语解释: 完全相同,没有一点差异。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1回:“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,好道

成语“误国殃民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国殃民: 拼音:wù guó yāng mín成语简拼:wgym注音:ㄨˋ ㄍㄨㄛˊ ㄧㄤ ㄇㄧㄣˊ发音:("20110407225801242"); 成语繁体:誤國殃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误国害民、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 成语出处: 明·杨继盛《请诛贼臣疏》:“臣观大学士严嵩,

成语“误作非为”的意思、解释

误作非为: 拼音:wù zuò fēi wéi成语简拼:wzfw注音:ㄨˋ ㄗㄨㄛˋ ㄈㄟ ㄨㄟˊ发音:("201104080309525027"); 成语繁体:誤作非為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胡作非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任意做坏事 成语解释: 犹言胡作非为。 成语出处: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,多系平日误作非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