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永传不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永传不朽: 拼音:yǒng chuán bù xi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永垂不朽、永存不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名声、事迹等 成语解释: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,不会磨灭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吴兴楚王神庙碑》:“为不敬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,于兹往烈,永传不朽。”俄语翻译:пáмять а ком бу

解释成语“眉眼传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眉眼传情: 拼音:méi yǎn chuán qíng注音:ㄇㄟˊ ㄧㄢˇ ㄔㄨㄢˊ ㄑㄧㄥˊ成语繁体:眉眼傳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眉目传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同“眉目传情” 成语解释: 以眉毛、眼神传送情感 成语出处: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,中心日夜藏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

解释成语“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: 拼音: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chuán qiān l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坏事比好事传播快 成语解释: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’不

解释成语“分一杯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分一杯羹: 拼音:fēn yī bēi gēng成语繁体:分一桮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分我杯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分享 成语解释: 羹:肉汁。分给我一杯肉汁。指分享利益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成语故事:楚汉相争时期,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,于是抓了刘邦的父

解释成语“浊酒一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浊酒一杯: 拼音:zhuó jiǔ yī bē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浊:浑浊。指酒质差而且有限,聊以自娱或排遣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浊酒一杯,弹琴一曲,志愿毕矣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杜之松《答王绩书》:“浊酒一杯,清琴数弄,诚足乐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浊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信以传信,疑以传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以传信,疑以传疑: 拼音:xìn yǐ chuán xìn,yí yǐ chuán y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信:确实;疑:难于确定。确实可信的就按可信的传下去,不可信的就按不可信的传下去。指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问题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:“一言有父,一言无父,信以传信,疑以传疑,故两言之。

解释成语“辗转相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辗转相传: 拼音:zhǎn zhuǎn xiāng chuán成语繁体:輾轉相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辗转:多次转移。指多次转移传送 成语出处: 巴金《怀念·忆施居甫》:“影响不论大小,辗转相传,永远有人受益,而且生命永在,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辗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转(zhuǎn)〕a

解释成语“法不传六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法不传六耳: 拼音:fǎ bù chuán liù ěr成语简拼:fbcle注音:ㄈㄚˇ ㄅㄨˋ ㄔㄨㄢˊ ㄌㄧㄨˋ ㄦˇ发音:("xxzl.com.4080434418640"); 成语繁体:灋不傳六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 成语出处: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

解释成语“杯中蛇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杯中蛇影: 拼音:bēi zhōng shé yǐng成语简拼:bzsy注音:ㄅㄟ ㄓㄨㄙ ㄕㄜˊ ㄧㄥˇ发音:("xxzl.com.40805590511932"); 成语繁体:桮中虵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杯弓蛇影、杯影蛇弓反义词:安之若泰、谈笑自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 成语解释: 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杯觥交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杯觥交杂: 拼音:bēi gōng jiāo zá注音:ㄅㄟ ㄍㄨㄙ ㄐㄧㄠ ㄗㄚˊ成语繁体:桮觵交雜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杯觥交错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聚餐热闹场面 成语解释: 觥:酒器;交:交织。形容酒宴中相互频频举杯畅饮的热烈气氛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满坐芳香,馥馥袭人,宾主酬酢,杯觥交杂。”英语翻译:The win

解释成语“非人不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非人不传: 拼音:fēi rén bù chuán成语繁体:非人不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技艺等 成语解释: 非:不是;传:传授。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 成语出处: 《宣和书谱·行书·祭京》:“大抵学者用笔有法,自古秘之,必口口亲授,非人不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非” 的基本字义: 不,不是:~凡。~法。~分(fè

解释成语“火尽薪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火尽薪传: 拼音:huǒ jìn xīn chuán成语简拼:hjxc注音:ㄏㄨㄛˇ ㄐㄧㄣˋ ㄒㄧㄣ ㄔㄨ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295915996"); 成语繁体:火儘薪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薪尽火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成语解释: 火虽烧完,柴却留传下来。比喻思想、学术、技艺等世代相传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杯盘狼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杯盘狼籍: 拼音:bēi pán láng jí成语简拼:bplj注音:ㄅㄟ ㄆㄢˊ ㄌㄤˊ ㄐㄧˊ发音:("xxzl.com.4080430238344"); 成语繁体:桮盤狼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杯盘狼藉反义词:井井有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酒饭后的杂乱样子 成语解释: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。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。 成语出处: 见“杯盘

解释成语“讹以传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讹以传讹: 拼音:é yǐ chuán é成语简拼:eyce注音:ㄜˊ ㄧˇ ㄔㄨㄢˊ ㄜ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04379544"); 成语繁体:訛以傳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讹以滋讹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谣言等 成语解释: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,越传越错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辩证上·爱妾换

解释成语“闲话休提,书归正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闲话休提,书归正传: 拼音:xián huà xiū tí,shū guī zhèng zhu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闲话休题,书归正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提:提说。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,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成语出处: 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6章:“闲话休提,书归正传;看来袭人自己,日子也并不太好过。”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十口相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十口相传: 拼音:shí kǒu xiāng chuán成语简拼:skxc注音:ㄕㄧˊ ㄎㄡˇ ㄒㄧㄤ ㄔㄨㄢˊ成语繁体:十口相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消息等 成语解释: 许多人辗转相传。 成语出处: 茅盾《第二天》:“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‘战报’,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十”

解释成语“不胜杯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胜杯酌: 拼音:bù shèng bēi zhuó成语繁体:不勝桮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胜杯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喝醉了 成语解释: 不胜:经不起。比喻喝酒太多,为酒所困 成语出处: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第三卷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

解释成语“蛇影杯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蛇影杯弓: 拼音:shé yǐng bēi gōng成语简拼:sybg注音:ㄕㄜˊ ㄧㄥˇ ㄅㄟ ㄍ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322476004"); 成语繁体:虵影桮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杯弓蛇影、蛇杯弓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自相惊扰 成语解释: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。 成语出处: 汉 应劭《风俗通义

解释成语“杯水粒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杯水粒粟: 拼音:bēi shuǐ lì sù成语简拼:bsls注音:ㄅㄟ ㄕㄨㄟˇ ㄌㄧˋ ㄙ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31241116"); 成语繁体:桮水粒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山珍海味、大吃大喝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极少量的饮食 成语解释: 一杯水,一粒粟。指极少量的饮食。 成语出处: 宋 洪迈《夷

解释成语“杯中之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杯中之物: 拼音:bēi zhōng zhī wù成语简拼:bzzw注音:ㄅㄟ ㄓㄨㄙ ㄓㄧ 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403510692"); 成语繁体:桮中之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杯中物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酒 成语解释: 杯子中的东西,指酒。同“杯中物”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