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乌鸟私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乌鸟私情: 拼音:wū niǎo sī qíng成语简拼:wnsq注音:ㄨ ㄋㄧㄠˇ ㄙㄧ ㄑㄧㄥ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331713522"); 成语繁体:烏鳥私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乌鸟之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侍奉尊亲的孝心 成语解释: 乌鸟:古时传说,小乌能反哺老乌。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。 成语出处: 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假手于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假手于人: 拼音:jiǎ shǒu yú rén成语简拼:jsyr发音:("xxzl.com.40807394616439"); 成语繁体:叚手于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假公济私反义词:公而忘私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假:借。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。 成语出处: 晋 陈寿《三国志

解释成语“私言切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私言切语: 拼音:sī yán qiè yǔ成语繁体:私言切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私:秘密;切:贴近。私下里的情话 成语出处: 《乐府诗集·近代曲辞·双带子》:“私言切语谁人念,海燕双飞绕画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私” 的基本字义: 个人的,自己的,与公相对:~人。~有。~见。~仇。~情。~营。~欲。 不公开

解释成语“同敝相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敝相济: 拼音:tóng bì xiāng jì成语简拼:tbxj注音:ㄊㄨㄙˊ ㄅㄧˋ ㄒㄧㄤ ㄐ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432398494"); 成语繁体:同敝相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恶相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狼狈为奸 成语解释: 犹同恶相济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同敝相济,故其有繁,败国蠹

解释成语“结党营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结党营私: 拼音:jié dǎng yíng sī成语简拼:jdys注音:ㄐㄧㄝ ˊ ㄉㄤˇ ㄧㄥˊ ㄙㄧ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3915701"); 成语繁体:結黨營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营私舞弊、拉帮结派反义词:两袖清风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

解释成语“济贫拔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贫拔苦: 拼音:jì pín bá kǔ成语简拼:jpbk发音:("xxzl.com.4080322015949"); 成语繁体:濟貧拔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救援贫苦人家。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》:“常行慈悲,济贫拔苦,归将有余数不足者,将安乐施厄者。” 成语例子: 〖示例〗举善荐君子事,

解释成语“同舟而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舟而济: 拼音:tóng zhōu ér jì成语繁体:同舟而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舟共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齐心协力 成语解释: 济:渡水。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 成语例子: 汉·朱穆《复奏记梁冀》:“夫

解释成语“拔刀相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拔刀相济: 拼音:bá dāo xiāng jì成语繁体:拔刀相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拔刀相助反义词:袖手旁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仗义打抱不平 成语解释: 拔:抽出。拔出刀来助战,多指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: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·剑合钗圆》:“想起黄衫豪客也,女伴仍袖手旁观,英雄拔刀相济。”英语翻译:to take up the

解释成语“一念之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念之私: 拼音:yī niàn zhī s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念之差、一念之错、一念之误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一个念头的差错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李伯言》:“阴曹不与人世等,一念之私不可容。急消他念,则火自息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

解释成语“拔毛济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拔毛济世: 拼音:bá máo jì shì成语简拼:bmjs注音:ㄅㄚˊ ㄇㄠˊ ㄐㄧˋ ㄕ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81615875"); 成语繁体:拔毛濟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一毛不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帮助世人 成语解释: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列子 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

解释成语“一己之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己之私: 拼音:yī jǐ zhī sī成语简拼:yjzs发音:("xxzl.com.40805502811347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己之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个人的看法 成语解释: 指个人的私心、私利。 成语出处: 宋·李格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放乎一己之私,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,忽欲退享此得乎?” 成语例子: 上则扰

解释成语“以私废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私废公: 拼音:yǐ sī fèi gōng成语简拼:ysfg注音:ㄧˇ ㄙㄧ ㄈㄟˋ ㄍㄨㄙ发音:("xxzl.com.40806091012646"); 成语繁体:以私廢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私害公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晃回顾众将,

解释成语“逾假不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逾假不归: 拼音:yú jiǎ bù gu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 成语例子: 我们要求按时归队,逾假不归的一律开除英语翻译:absent over leave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逾” 的基本字义: 越过,超过:~期。~常(超过寻常)。~分(fèn )(过分)。~越。~恒(

解释成语“儿女私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儿女私情: 拼音:ér nǚ sī qíng成语简拼:ensq发音:("xxzl.com.40805390310583"); 成语繁体:兒女私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儿女之情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男女间 成语解释: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成语出处: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从未将儿女私情,略萦心上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窃窃私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窃窃私语: 拼音:qiè qiè sī yǔ成语简拼:qqsy注音:ㄑㄧㄝ ˋ ㄑㄧㄝ ˋ ㄙㄧ ㄧㄩˇ发音:("xxzl.com.40805444810956"); 成语繁体:竊竊私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窃窃私议反义词:大声喧哗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用于人小声说话 成语解释: 私:私下;背地里。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至公无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至公无私: 拼音:zhì gōng wú sī注音:ㄓㄧˋ ㄍㄨㄙ ㄨˊ ㄙㄧ成语繁体:至公無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公无私、至公无我反义词:损公肥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成语解释: 至:极,最;公:无私。公正到极点,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: 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,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济世经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世经邦: 拼音:jì shì jīng bāng成语繁体:濟丗經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济世安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治理国家 成语解释: 济:拯救,救助;邦:国家。拯救人世,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: 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知畿引退》:“此行指望济世经邦,谁想竟成画饼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济世经邦,要段云水的趣

解释成语“真假难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假难辨: 拼音:zhēn jiǎ nán bià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真伪难辨、真伪莫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难以分辨 成语解释: 辨:辨别。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: 《星火燎原·围困沁源》:“埋的时候也给它来个真假难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真” 的基本字义: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与假、伪相对:~诚。~谛。~挚。~心。逼~。认

解释成语“刚正无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刚正无私: 拼音:gāng zhèng wú s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刚正不阿、刚直不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强正直,不逢迎 成语解释: 刚:刚直;正:正直。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27回:“为人刚正无私,不轻一笑。”英语翻译:upright and selflessness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刚

解释成语“首尾共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首尾共济: 拼音:shǒu wěi gòng jì成语简拼:swgj成语繁体:首尾共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首尾相顾反义词:首尾不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济:帮助;救济。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方逢时传》:“两人首尾共济,边境遂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首” 的基本字义: 头,脑袋:~饰。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