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蛛丝虫迹”的意思、解释

蛛丝虫迹: 拼音:zhū sī chóng j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蛛丝马迹、蛛丝鼠迹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线索 成语解释: 蜘蛛的细丝,虫子的痕迹。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79回:“蛛丝虫迹,屋漏蜗涎,不即不离,有意无意,其妙何如。”俄语翻译:след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蛛” 的基本

成语“兔丝燕麦”的意思、解释

兔丝燕麦: 拼音:tù sī yàn mài成语简拼:tsym注音:ㄊㄨˋ ㄙㄧ ㄧㄢ ㄇㄞˋ发音:("201104080208473058"); 成语繁体:兎絲燕麥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有名无实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兔丝:菟丝子。菟丝不是丝,燕麦不是麦。比喻有名无实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 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

成语“鸾胶凤丝”的意思、解释

鸾胶凤丝: 拼音:luán jiāo fèng sī成语简拼:ljfs注音:ㄌㄨㄢˊ ㄐㄧㄠ ㄈㄥˋ ㄙㄧ发音:("201104080300514500"); 成语繁体:鸞膠鳳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指续娶的后妻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湖赏》:“虽然如此,只怕春风暗里恨弃鱼,当垆偷写文君句,谩重寻鸾胶

成语“丝分缕析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丝分缕析: 拼音:sī fēn lǚ xī注音:ㄙㄧ ㄈㄣ ㄌㄩˇ ㄒㄧ成语繁体:絲分縷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丝分缕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缕:细致。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成语出处: 清·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·王振鹏》:“振鹏妙于界画,运笔和墨,丝分缕析,左右高下,俯仰曲折,方员平直,曲尽其体,而神气飞扬,不为法拘。”

成语“丝竹八音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丝竹八音: 拼音:sī zhú bā yī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音乐等 成语解释: 丝竹:弦乐和管乐,泛指音乐;八音:金、石、丝、木、竹、匏、土、革等八种乐器。指音乐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夔传》:“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,丝竹八音,靡所不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丝” 的基本字义: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

成语“毫不经意”的意思、解释

毫不经意: 拼音:háo bù jīng yì成语繁体:毫不經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毫不介意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解释: 毫:丝毫。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出处: 葛琴《罗警长》:“警长毫不经意的,从那黑泥中插过去,昂昂地跨着大的踏步。” 成语例子: 他那毫不经意的态度让人置疑英语翻译:not care a c

成语“微察秋毫”的意思、解释

微察秋毫: 拼音:wēi chá qiū háo成语简拼:wcqh注音:ㄨㄟ ㄔㄚˊ ㄑㄧㄡ ㄏㄠˊ发音:("2011040807112915091"); 成语繁体:微詧秌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秋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

成语“素丝良马”的意思、解释

素丝良马: 拼音:sù sī liáng mǎ成语简拼:sslm注音:ㄙㄨˋ ㄙㄧ ㄌㄧㄤˊ ㄇㄚˇ发音:("201104080322295982"); 成语繁体:素絲良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。 成语出处: 《诗 鄘风 干旄》:“素丝纰之,良马四之。”郑玄笺:“素丝者以为缕,以缝纰旌旗之旒縿。

成语“残丝断魂”的意思、解释

残丝断魂: 拼音:cán sī duàn hún成语繁体:殘絲斷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临死 成语解释: 残:剩余;断:断绝;魂:魂魄。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 成语出处: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献发》:“奴身止鬖鬖发数根,这便是我的残丝断魂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残” 的基本字义: 害,毁坏:~害。摧~。 不完全,余下的:

成语“茧丝牛毛”的意思、解释

茧丝牛毛: 拼音:jiǎn sī niú máo成语简拼:jsnm注音:ㄐㄧㄢˇ ㄙㄧ ㄋㄧㄨˊ ㄇㄠˊ发音:("201104080150382663"); 成语繁体:繭絲牛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多如牛毛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细密繁多 成语解释: 形容功夫细密。 成语出处: 明 郎瑛《七修续稿 诗文》:“茧丝牛毛,充栋汗牛,字书之繁也;

成语“丝恩发怨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丝恩发怨: 拼音:sī ēn fà yuàn成语简拼:sefy注音:ㄙㄧ ㄣ ㄈㄚˋ ㄧㄨㄢˋ成语繁体:絲恩發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深仇大恨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丝、发:形容细小。形容极细小的恩怨。 成语出处: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文宗太和九年》:“是时李训、郑注连逐三相,威震天下,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。”英语翻译:g

成语“皂丝麻线”的意思、解释

皂丝麻线: 拼音:zào sī má xiàn成语简拼:zsmx注音:ㄗㄠˋ ㄙㄧ ㄇㄚˊ ㄒㄧㄢˋ发音:("201104080316545562"); 成语繁体:皁絲麻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比喻是非混乱,纠缠不清。 成语出处: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,偶然伴他行一程,路途上有甚皂

成语“丝析发解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丝析发解: 拼音:sī xī fà jiě注音:ㄙㄧ ㄒㄧ ㄈㄚˋ ㄐㄧㄝ ˇ成语繁体:絲析發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丝、发:指极其细微;解:分剖。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成语出处: 明·宋濂《汪先生墓志铭》:“参以伊洛大儒传注之说,丝析发解,日攻月较,不故求为异,而亦不苟为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丝” 的

成语“简丝数米”的意思、解释

简丝数米: 拼音:jiǎn sī shǔ mǐ成语简拼:jssm注音:ㄐㄧㄢˇ ㄙㄧ ㄕㄨˇ ㄇㄧˇ发音:("201104080322065954"); 成语繁体:簡絲數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 成语出处: 孙诒让《〈札迻〉自叙》:“凡所考论,虽复简丝数米,或涉琐眉,于作述闳旨未

成语“一丝不乱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丝不乱: 拼音:yī sī bù luàn成语繁体:一絲不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井然有序反义词:杂乱无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整齐有序 成语解释: 一点也不紊乱。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成语例子: 他把这个家收拾得一丝不乱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

成语“对客挥毫”的意思、解释

对客挥毫: 拼音:duì kè huī háo成语简拼:dkhh注音:ㄉㄨㄟˋ ㄎㄜˋ ㄏㄨㄟ ㄏㄠˊ发音:("2011040806003712049"); 成语繁体:對客揮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作文等 成语解释: 喻文思敏捷。毫,毛笔。 成语出处: 宋·黄庭坚《病起荆江即事》诗之八:“闭门觅句陈无己,对客挥毫秦

成语“一毫不取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毫不取: 拼音:yī háo bù q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一毫:一根毫毛,比喻极小的事物。连一根毫毛那样小的东西都不拿。形容为人廉洁,不沾便宜 成语出处: 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·贤士隐居者》:“周日章,信州永丰人。操行介洁……非其义一毫不取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

成语“不爽毫发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爽毫发: 拼音:bù shuǎng háo fā成语简拼:bshf注音:ㄅㄨˋ ㄕㄨㄤˇ ㄏㄠˊ ㄈㄚˋ发音:("2011040807082514891"); 成语繁体:不爽毫發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毫发不爽反义词: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一点不差 成语解释: 没有一点差错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 王琼传》:“继者按稽之,

成语“细入毫芒”的意思、解释

细入毫芒: 拼音:xì rù háo máng注音:ㄒㄧˋ ㄖㄨˋ ㄏㄠˊ ㄇㄤˊ成语繁体:細入毫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细不容发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毫芒:指极细微。形容细微到极点 成语出处: 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人部》:“唐初虽有山水,然尚精工。如李思训、王摩诘之笔,皆细入毫芒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俞樾《序》:

成语“毛发丝粟”的意思、解释

毛发丝粟: 拼音:máo fà sī sù成语简拼:mfss注音:ㄇㄠˊ ㄈㄚˋ ㄙㄧ ㄙㄨˋ发音:("201104080157582870"); 成语繁体:毛發絲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毫发丝粟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解释: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。 成语出处: 宋 欧阳洵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:“方是之时,天下之人,毛发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