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歇斯底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歇斯底里: 拼音:xiē sī dǐ lǐ注音:ㄒㄧㄝ ㄙㄧ ㄉㄧˇ ㄌㄧˇ成语繁体:歇斯底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 成语出处: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

解释成语“心里有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里有底: 拼音:xīn lǐ yǒu dǐ成语简拼:xlyd发音:("xxzl.com.4080350096137"); 成语繁体:心裏有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心中有数反义词:心中没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有把握 成语解释: 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成语出处: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我们一见副政委精神就来了,跟着他,就觉着

解释成语“眼底无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底无人: 拼音:yǎn dǐ wú rén注音:ㄧㄢˇ ㄉㄧˇ ㄨˊ ㄖㄣˊ成语繁体:眼底無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中无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眼睛里没有别人。形容狂傲自大,瞧不起人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那两个是嫡亲兄弟……多是少年豪气,眼底无人之辈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3

解释成语“中流底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中流底柱: 拼音:zhōng liú dǐ zhù成语简拼:zldz注音:ㄓㄨㄙ ㄌㄧㄨˊ ㄉㄧˇ ㄓ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434314258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中流砥柱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中心人物 成语解释: 见“中流砥柱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

解释成语“问诸水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问诸水滨: 拼音:wèn zhū shuǐ bīn成语简拼:wzsb注音: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7184315397"); 成语繁体:問諸水濱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

解释成语“笔底龙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笔底龙蛇: 拼音:bǐ dǐ lóng shé成语简拼:bdls注音:ㄅㄧˇ ㄉㄧˇ ㄌㄨㄙˊ ㄕㄜ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445814351"); 成语繁体:筆底龍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笔走龙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书法或文笔 成语解释: 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 成语出处: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

解释成语“穷根寻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根寻叶: 拼音:qióng gēn xún yè成语繁体:窮根尋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寻根究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弄清来龙去脉 成语解释: 穷:尽。指弄清来龙去脉或事情的真相 成语出处: 唐·杜牧《上李太尉论江贼书》:“追逮证验,穷根寻叶,狼虎满路,狴牢塞路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穷” 的基本字义: 缺乏财物:贫~。~

解释成语“源远根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源远根深: 拼音:yuán yuǎn gēn shē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源:水流所从出。水源很远,树根很深。比喻基础牢固 成语出处: 北周·庚信《微调曲》:“水波澜者,源必远;树扶疏者,根必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源” 的基本字义: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:河~。泉~。发~。~远流长。~头。 事物的根由:来~。资

解释成语“移根换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移根换叶: 拼音:yí gēn huàn yè成语简拼:yghx注音:ㄧˊ ㄍㄣ ㄏㄨㄢˋ ㄧㄜ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23236052"); 成语繁体:移根换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改变环境 成语解释: 比喻彻底变换处境。 成语出处: 宋 苏轼《意难忘 妓馆》词:“怎禁得栖惶。待与伊移根换叶,试又何妨。”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追踪问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追踪问迹: 拼音:zhuī zōng wèn jì成语繁体:追蹤問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踪:脚印,踪迹。追寻踪迹 成语出处: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陈秋碧》:“阳台梦杳,苦追踪问迹,似无还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追” 的基本字义: 赶,紧跟着:~逐。~逼。~随。~光。~剿。~捕。~奔逐北。 回溯过去,补做过去的

解释成语“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: 拼音:wú gēn zhī mù,wú yuán zhī shuǐ成语简拼:mgzmmyzs注音:ㄨˊ ㄍㄣ ㄓㄧ ㄇㄨˋ ,ㄨˊ ㄧㄨㄢˊ ㄓㄧ ㄕㄨㄟˇ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009018"); 成语繁体:無根之木,無源之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

解释成语“东捱西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捱西问: 拼音:dōng ái xī wèn成语简拼:daxw注音:ㄉㄨㄙ ㄞˊ ㄒㄧ ㄨㄣˋ发音:("xxzl.com.4080232223750"); 成语繁体:東捱西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打听消息 成语解释: 谓四处探问、打听。 成语出处: 《平妖传》第十五回:“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,见神见鬼,东捱西问,那有消息。”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兴师问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兴师问罪: 拼音:xīng shī wèn zuì成语简拼:xswz注音:ㄒㄧㄥ ㄕㄧ ㄨㄣˋ ㄗㄨ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65715783"); 成语繁体:興師問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张挞伐反义词:负荆请罪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宣布对方罪状;发兵讨伐。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

解释成语“绝其本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绝其本根: 拼音:jué qí běn gēn成语简拼:jqbg发音:("xxzl.com.4080152402720"); 成语繁体:絶其本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釜底抽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成语解释: 本:草木的根。从根本上予以解决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蕴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

解释成语“扎根串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扎根串连: 拼音:zhā gēn chuàn lián成语简拼:zgcl注音:ㄓㄚ ㄍㄣ ㄔㄨㄢˋ ㄌㄧ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17065576"); 成语繁体:紥根串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深入群众并将分散的群众串连起来。 成语出处: 周鸣钢《没有双手的女英雄》:“她和许多土改干部一样搞好了扎根

解释成语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: 拼音: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,yǐ duō wèn yú gu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有才干、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、学识少的人请教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。

解释成语“舍本问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舍本问末: 拼音:shě běn wèn m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本事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舍:舍弃。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。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,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岂舍本而问末者耶?”英语翻译:grasp the shadow instead of the essence 成

解释成语“音问杳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音问杳然: 拼音:yīn wèn yǎo rán成语繁体:音問杳然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音问两绝反义词:音问相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音问:音信。书信收不到,消息也没有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四卷:“是时真宗在魏府,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,音问杳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音” 的基本字义: 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:声

解释成语“问心有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问心有愧: 拼音:wèn xīn yǒu ku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反义词:问心无愧、心安理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理直气壮 成语解释: 愧:惭愧。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成语出处: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31回:“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,便觉得不好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:“并没林一洲的干系,可他还是立时瘟头瘟脑,

解释成语“尽收眼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尽收眼底: 拼音:jìn shōu yǎn dǐ注音:ㄐㄧㄣˋ ㄕㄡ ㄧㄢˇ ㄉㄧˇ成语繁体:儘収眼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览无遗反义词:云遮雾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全部看遍 成语解释: 全部看在眼里 成语出处: 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二章:“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。” 成语例子: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湖光山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