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别树一旗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树一旗: 拼音:bié shù yī qí成语简拼:bsyq注音:ㄅㄧㄝ ˊ ㄕㄨˋ ㄧ ㄑㄧˊ发音:("2011040807080114866"); 成语繁体:别樹一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别树一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另创局面 成语解释: 比喻与众不同,加成一家。 成语出处: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唐义山、香山、牧之、

成语“相差无几”的意思、解释

相差无几: 拼音:xiāng chà wú jǐ成语简拼:xcwj发音:("201104080353176369"); 成语繁体:相差無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同小异、不相上下反义词:截然不同、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成语解释: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

成语“别具手眼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具手眼: 拼音:bié jù shǒu yǎn成语简拼:bjsy注音:ㄅㄧㄝ ˊ ㄐㄨˋ ㄕㄡˇ ㄧㄢˇ发音:("2011040807075614859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别出手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手段 成语解释: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。 成语出处: 清 钱谦益《序》:“德水于杜,别具手眼。” 成语例子: 他

成语“枝别条异”的意思、解释

枝别条异: 拼音:zhī bié tiáo yì成语简拼:zbty注音:ㄓㄧ ㄅㄧㄝ ˊ ㄊㄧㄠˊ ㄧˋ发音:("201104080317525632"); 成语繁体:枝别條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头绪纷乱。 成语出处: 汉张衡《求合正三史表》:“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,以典籍为本,而史书枝别异,不同一贯。” 成

成语“东差西误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东差西误: 拼音:dōng chà xī wù成语简拼:dcxw注音:ㄉㄨㄙ ㄔㄚˋ ㄒㄧ ㄨˋ发音:("201104072006244781"); 成语繁体:東差西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办事 成语解释: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、错误。形容办事不得力。 成语出处: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

成语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”的意思、解释
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: 拼音:shì bié sān rì,guā mù xiāng dài成语简拼:sbsrgmxd注音:ㄕㄧˋ ㄅㄧㄝ ˊ ㄙㄢ ㄖㄧˋ ,ㄍㄨㄚ ㄇㄨˋ ㄒㄧㄤ ㄉㄞ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士别三日,刮目相看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 成语出处: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》

成语“别有企图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有企图: 拼音:bié yǒu qǐ tú成语繁体:别有企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别有用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 成语出处: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他拦住她,心里已经别有企图。” 成语例子: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:“没有想到这句话的意思是别有企图。”英语翻译:hav

成语“别风淮雨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风淮雨: 拼音:bié fēng huái yǔ成语简拼:bfhy注音:ㄅㄧㄝ ˊ ㄈㄥ ㄏㄨㄞˊ ㄧㄩˇ发音:("201104080117251748"); 成语繁体:别風淮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鲁鱼帝虎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分句;比喻故意写错字求新意 成语解释: 别:指“列”的误写;淮:指“淫”的误写。用讹字以求新异 成语出处: 南朝 梁 刘勰《

成语“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”的意思、解释

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: 拼音:zhǐ cǐ yī jiā,bié wú fēn diàn成语简拼:zcyd注音:ㄓㄧ ㄘㄧˇ ㄧ ㄐㄧㄚ ,ㄅㄧㄝ ˊ ㄨˊ ㄈㄣ ㄉㄧㄢˋ发音:("201104080454579194"); 成语繁体:隻此一家,别無分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独此一家、独一无二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定语、分句;招揽生意的用语 成语解释: 原

成语“别开蹊径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开蹊径: 拼音:bié kāi qī jìng成语简拼:bkqj注音:ㄅㄧㄝ ˊ ㄎㄞ ㄒㄧ ㄐㄧㄥˋ发音:("2011040807075914863"); 成语繁体:别開蹊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别辟蹊径反义词:墨守成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标新立异 成语解释: 另辟新路;独创一格。 成语出处: 赵诚《中国古代韵书》第六章第一

成语“依依惜别”的意思、解释

依依惜别: 拼音:yī yī xī bié成语简拼:yyxb发音:("2011040805421410805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恋恋不舍、难舍难分、留连不舍反义词:一刀两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依依: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;惜别:舍不得分别。形容十分留恋;舍不得分开。 成语出处: 宋 陆游《

成语“差三错四”的意思、解释

差三错四: 拼音:chā sān cuò sì成语简拼:cscs注音:ㄔㄚˋ ㄙㄢ ㄘㄨㄛˋ ㄙㄧˋ发音:("201104080118211774"); 成语繁体:差三錯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丢三落四反义词:整整齐齐、丁一确二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颠倒错乱 成语解释: 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这小厮本说的丁一

成语“一差两讹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差两讹: 拼音:yī chà liǎng é成语简拼:ycle注音:ㄧ ㄔㄚˋ ㄌㄧㄤˇ ㄜˊ发音:("201104080312575264"); 成语繁体:一差兩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差二错、一差二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可能发生的意外 成语解释: 同“一差二错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卷:“如若不听我言语,逼迫女儿一差

成语“别有天地非人间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有天地非人间: 拼音: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成语繁体:别有天地非人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别有天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另有一番境界 成语解释: 别:另外;天地:风格或境界。另有一番新的境界,不是人间所有的 成语出处: 唐·李白诗《答山中人》诗:“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,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

成语“文武差事”的意思、解释

文武差事: 拼音:wén wǔ chà shì成语简拼:wwcs注音:ㄨㄣˊ ㄨˇ ㄔㄞ ㄕㄧˋ发音:("2011040806062112436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喻明劫暗偷。 成语出处: 《冷眼观》第12回:“倘若瞒着他,走一趟私盐,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,轻则剜眼睛,重则废命。” 成语分

成语“别出手眼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别出手眼: 拼音:bié chū shǒu yǎn成语简拼:bcsy注音:ㄅㄧㄝ ˊ ㄔㄨ ㄕㄡˇ ㄧㄢˇ发音:("2011040807080814872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别具手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见解 成语解释: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。 成语出处: 郑振铎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第六章二:“卓吾所着书,于上下

成语“分别门户”的意思、解释

分别门户: 拼音:fēn bié mén hù成语简拼:fbmh注音:ㄈㄣ ㄅㄧㄝ ˊ ㄇㄣˊ ㄏㄨˋ发音:("2011040807092214960"); 成语繁体:分别門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分门别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按事物性质分类 成语解释: 见“分门别户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戴名世《自序》:“其于古人之诗,多能议论长

成语“目别汇分”的意思、解释

目别汇分: 拼音:mù bié huì fēn成语简拼:mbhf注音:ㄇㄨˋ ㄅㄧㄝ ˊ ㄏㄨㄟˋ ㄈㄣ发音:("201104080125151969"); 成语繁体:目别匯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分门别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分门别类 成语解释: 指分门别类 成语出处: 明 宋濂《丽水黄府君墓铭》:“习五经约知其说,尤深于《易》,旁通诸家言,目别汇分,

成语“栉比鳞差”的意思、解释

栉比鳞差: 拼音:zhì bǐ lín chà成语简拼:zblc注音:ㄓㄧˋ ㄅㄧˇ ㄌㄧㄣˊ ㄔㄚˋ发音:("201104080317425620"); 成语繁体:櫛比鱗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栉比鳞次、栉比鳞臻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栉比鳞次”。 成语出处: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》:“迩来林栖谷隐

成语“霄壤之别”的意思、解释

霄壤之别: 拼音:xiāo rǎng zhī bié成语简拼:xrzb发音:("2011040805532111545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天差地别、天壤之别、霄壤之殊反义词:相差无几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解释: 天和地,一极在上,一级在下,比喻差别极大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两地书 致许广平121》:“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