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不堪收拾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堪收拾: 拼音:bù kān shōu shí成语繁体:不堪収拾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可收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难以收拾 成语解释: 堪:可;收拾:整理,整顿。无法整顿 成语出处: 孙荪《云赋》:“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,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,现在是丧魂失魄,溃不成军,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

成语“一人善射,百夫决拾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人善射,百夫决拾: 拼音:yī rén shàn shè,bǎi fū jué shí成语简拼:yrss注音:ㄧ ㄖㄣˊ ㄕㄢˋ ㄕㄜˋ ,ㄅㄞˇ ㄈㄨ ㄐㄩㄝˊ ㄕㄧˊ发音:("201104080454589195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师出高徒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评论一个集体 成语解释: 古谚语,意思是为将者善战,其士卒亦必勇敢无

成语“举如鸿毛,取如拾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举如鸿毛,取如拾遗: 拼音:jǔ rú hóng máo,qǔ rú shí yí成语简拼:jrhy发音:("201104080446278910"); 成语繁体:舉如鴻毛,取如拾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举一根羽毛,拾一件东西。比喻事情容易做,不费气力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举秦如鸿

成语“路无拾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路无拾遗: 拼音:lù wú shí yí成语简拼:lwsy注音:ㄌㄨˋ ㄨˊ ㄕㄧˊ ㄧˊ发音:("201104080408267405"); 成语繁体:路無拾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路不拾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解释: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

成语“一发而不可收拾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一发而不可收拾: 拼音: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发而不可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: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,及文七爷醉后之言,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,所以又是气,又是醋,并在一处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”

成语“俯拾青紫”的意思、解释

俯拾青紫: 拼音:fǔ shí qīng zǐ成语繁体:頫拾青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: 俯:屈身,低头;青紫:古代公卿服饰,借指高官显宦。指轻易得到高官显宦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献书尽先贤之德,作颂罄前皇之美,岂不俯拾青紫,坐享大夫?” 成语例子: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五季杂记》:“

成语“易于拾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易于拾遗: 拼音:yì yú shí yí成语简拼:yysy注音:ㄧˋ ㄧㄩˊ ㄕㄧˊ ㄧˊ发音:("2011040806422214157"); 成语繁体:易于拾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易如反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犹易如反掌。 成语出处: 晋·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新都袭汉,易于拾遗也。” 成语例子: 《宋书·王景文

成语“易如拾芥”的意思、解释

易如拾芥: 拼音:yì rú shí jiè成语简拼:yrsg注音:ㄧˋ ㄖㄨˊ ㄕㄧˊ ㄐㄧㄝ ˋ发音:("201104080612581292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易如反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。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汉书 夏侯胜传》:“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

成语“俯拾仰取”的意思、解释

俯拾仰取: 拼音:fǔ shí yǎng qǔ成语简拼:fsyq发音:("201104080142172406"); 成语繁体:頫拾仰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成语解释: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,抬头拿上面的东西。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然家自父兄子孙约,俯有拾,仰有取。” 成语

成语“掇青拾紫”的意思、解释

掇青拾紫: 拼音:duō qīng shí zǐ成语简拼:dqsz发音:("201104072008494881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腰金衣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权势 成语解释: 谓获取高官显位。青、紫,古时公卿的服色。 成语出处: 《歧路灯》第五二回:“况你颇有聪明,实指望掇青拾紫。我问你,至今功名何如?” 成语分字

成语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的意思、解释

众人拾柴火焰高: 拼音: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成语简拼:zrsg注音:ㄓㄨㄙˋ ㄖㄣˊ ㄕㄧˊ ㄔㄞˊ ㄏㄨㄛ ㄧㄢˋ ㄍㄠ发音:("201104080443068767"); 成语繁体:衆人拾柴火燄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人多势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、定语;指人多力量大 成语解释: 比喻人多力

成语“拾陈蹈故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拾陈蹈故: 拼音:shí chén dǎo gù成语简拼:scdg注音:ㄕㄧˊ ㄔㄣˊ ㄉㄠˇ ㄍㄨˋ成语繁体:拾陳蹈故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因循守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因袭陈词滥调。 成语出处: 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三》:“观其妙趣天得,自成一家,不肯拾陈蹈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拾” 的基本字

成语“拾金不昧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拾金不昧: 拼音:shí jīn bù mèi成语简拼:sjbm注音:ㄕㄧˊ ㄐㄧㄣ ㄅㄨˋ ㄇㄟˋ发音:("2011040807263315756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路不拾遗反义词:贪得无厌、财迷心窍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昧:隐瞒;金:原指金钱;现泛指钱物;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。 成语出处

成语“仰拾俯取”的意思、解释

仰拾俯取: 拼音:yǎng shí fǔ qǔ成语简拼:ysfq注音:ㄧㄤˇ ㄕㄧˊ ㄈㄨˇ ㄑㄩˇ发音:("201104080312345236"); 成语繁体:仰拾頫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仰取俯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成语解释: 见“仰取俯拾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唐孙华《时世公子行》:“家藏金穴自封闭,仰拾俯取仍贪饕。”

成语“补过拾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补过拾遗: 拼音:bǔ guò shí yí成语简拼:bgsy发音:("201104071955094329"); 成语繁体:補過拾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拾遗:纠正帝王的过失。填补、纠正帝王的过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过失、缺点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汲黯传》:“出入禁闼,补过拾遗,臣之愿也。英语翻

成语“补阙拾遗”的意思、解释

补阙拾遗: 拼音:bǔ quē shí yí成语简拼:bqsy注音:ㄅㄨˇ ㄑㄩㄝ ㄕㄧˊ ㄧˊ发音:("201104071934143481"); 成语繁体:補闕拾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拾遗补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成语解释: 阙:通“缺”,缺失。拾遗:补录遗漏。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张

成语“拾遗补阙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拾遗补阙: 拼音:shí yí bǔ quē成语简拼:sybq注音:ㄕㄧˊ ㄧˊ ㄅㄨˇ ㄑㄩㄝ成语繁体:拾遺補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补阙拾遗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补充别人所遗漏的事物 成语解释: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。采录遗逸的事迹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誉,自结明主;

成语“放羊拾柴”的意思、解释

放羊拾柴: 拼音:fàng yáng shí chá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指老人娶妻,有意不加管束,希望能怀孕,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成语例子: 放羊拾柴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放” 的基本字义: 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~了。~胆。~诞。~任。~肆。~歌。~怀。豪~。释

成语“拾人唾涕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拾人唾涕: 拼音:shí rén tuò tì成语简拼:srtt注音:ㄕㄧˊ ㄖㄣˊ ㄊㄨㄛˋ ㄊㄧ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拾人唾余、拾人涕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抄袭别人言论 成语解释: 见“拾人涕唾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·集录三》:“胡元瑞评诸家云:欧陈率是记事……刘贡父滑稽渠率;王直方拾人唾涕。”英语翻

成语“拾人唾余”的意思、解释

拾人唾余: 拼音:shí rén tuò yú成语简拼:srty注音:ㄕㄧˊ ㄖㄣˊ ㄊㄨㄛˋ ㄧㄩ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拾人唾涕、拾人涕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抄袭别人言论 成语解释: 见“拾人涕唾”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》:“事事落人之后,拾人唾余。”英语翻译:pick up phrases f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