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怀刺漫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怀刺漫灭: 拼音:huái cì màn miè成语繁体:懷刺漫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刺:名帖,名片。身藏名片太久,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。形容自视甚高,看不起他人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始达颍川,乃阴怀一刺,既而无所之适,至于刺字漫灭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回:“若白白

解释成语“归全返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归全返真: 拼音:guī quán fǎn zhē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》:“无子孙忧,屈伸宠辱,委顺而已,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,以至于归全返真,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归” 的基本字义: 返回,回到本处:~国。~程。~侨

解释成语“漫天彻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天彻地: 拼音:màn tiān chè dì成语繁体:漫天徹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天遍地、漫天匝地反义词:寥寥无几、寥若晨星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解释: 漫:满;彻:透。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隔江炮响,四下火船齐到,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风,漫天彻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千真万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千真万真: 拼音:qiān zhēn wàn zhēn成语繁体:千真萬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千真万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非常确实 成语解释: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是小的伏侍他上马,又是小的剥他的衣服,面貌认得仔细,千真万真是他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5回:“提起

解释成语“信以为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以为真: 拼音:xìn yǐ wéi zhēn成语简拼:xywz发音:("xxzl.com.40807272415815"); 成语繁体:信以為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坚信无疑反义词:疑神疑鬼、将信将疑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

解释成语“漫不加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不加意: 拼音:màn bù jiā yì成语简拼:mbjy注音:ㄇㄢˋ ㄅㄨˋ ㄐㄧㄚ 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03141224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不经意反义词:聚精会神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同“漫不经心” 成语解释: 犹漫不经心。 成语出处: 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俱涂饰草率,皆

解释成语“海涸石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海涸石烂: 拼音:hǎi hé shí làn成语简拼:hhsl注音:ㄏㄞˇ ㄏㄜˊ ㄕㄧˊ ㄌ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80241383985"); 成语繁体:海涸石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海枯石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盟誓等 成语解释: 犹海枯石烂。 成语出处: 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海涸石烂情无改,正欲归坐续言词。”

解释成语“灿烂夺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灿烂夺目: 拼音:càn làn duó mù成语简拼:cldm注音:ㄘㄢˋ ㄌㄢˋ ㄉㄨㄛˊ ㄇ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391010590"); 成语繁体:燦爛奪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光芒灿烂反义词:昏昏暗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色彩丰富 成语解释: 五光十色令人眩目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1

解释成语“土崩鱼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土崩鱼烂: 拼音:tǔ bēng yú làn成语简拼:tbyl注音:ㄊㄨˇ ㄅㄥ ㄧㄩˊ ㄌ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08214910"); 成语繁体:土崩魚爛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土崩溃,鱼腐烂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。 成语出处: 汉·陈琳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若乃距阳平,据石门,摅八陈之列,骋

解释成语“朱墨烂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朱墨烂然: 拼音:zhū mò làn r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朱墨:朱笔和墨笔;烂然:光明的样子。形容读书勒奋 成语出处: 清·江藩《国朝汉学师承记·贾田祖》:“田祖好学,多所瞻涉,喜《左氏春秋》未尝去手,旁行斜上,朱墨烂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朱” 的基本字义: 红色:~红。~批。~笔。~文(印章上的阳

解释成语“灼见真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灼见真知: 拼音:zhuó jiàn zhēn zhī成语简拼:zjzz注音:ㄓㄨㄛˊ ㄐㄧㄢˋ ㄓㄣ ㄓㄧ发音:("xxzl.com.4072336261122"); 成语繁体:灼見真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真知灼见、真知卓见反义词:一孔之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真知灼见”。正确透彻的见解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真假难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假难辨: 拼音:zhēn jiǎ nán bià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真伪难辨、真伪莫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难以分辨 成语解释: 辨:辨别。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: 《星火燎原·围困沁源》:“埋的时候也给它来个真假难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真” 的基本字义: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与假、伪相对:~诚。~谛。~挚。~心。逼~。认

解释成语“硝烟弥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硝烟弥漫: 拼音:xiāo yān mí màn成语繁体:硝煙彌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战火纷飞反义词:马放南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场 成语解释: 弥漫:充满。指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成语出处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一章:“掌子面炮声轰响,硝烟弥漫,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倒,轮番在地下作业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

解释成语“天真烂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真烂缦: 拼音:tiān zhēn làn m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天真烂熳、天真烂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儿童等 成语解释: 天真:指人心地善良。形容思想单纯、纯真自然、活泼可爱,没有做作和虚伪 成语出处: 茅盾《虹》:“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、顽皮的举动,处处都露出天真烂缦。”英语翻译:like a lamb日语翻

解释成语“樵柯烂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樵柯烂尽: 拼音:qiáo kē làn jìn成语繁体:樵柯爛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时间的长久 成语解释: 砍柴的斧子手柄已经烂掉。比喻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 成语例子: 到樵柯烂尽的时候,你才想起要回家了成语故事:晋朝时期,传说信安郡王质靠打柴为生。一天他拿了一把新斧子上石室山去砍柴,他爬到山顶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,觉得好奇就凑

解释成语“头焦额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头焦额烂: 拼音:tóu jiāo é làn成语简拼:tjel注音:ㄊㄡˊ ㄐㄧㄠ ㄜˊ ㄌ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7225251126"); 成语繁体:頭焦額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焦头烂额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解释: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。 成语出处: 《尺牍新抄》第七卷:“非苦非甜,人之头焦额烂,脱

解释成语“反璞归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璞归真: 拼音:fǎn pǔ guī zhēn成语简拼:fpgz发音:("xxzl.com.4071946223988"); 成语繁体:反璞歸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返璞归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回复本真 成语解释: 璞:蕴藏有玉的石头,也指未雕琢的玉;归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

解释成语“归真反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归真反朴: 拼音:guī zhēn fǎn pǔ成语简拼:gzfp注音:ㄍㄨㄟ ㄓㄣ ㄈㄢˇ ㄆㄧㄠˊ发音:("xxzl.com.4072025135289"); 成语繁体:歸真反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归真返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见“归真反璞”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

解释成语“真相大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相大白: 拼音:zhēn xiàng dà bái成语简拼:zxdb注音:ㄓㄣ ㄒㄧㄤˋ ㄉㄚˋ ㄅㄞ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5840670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原形毕露、真相毕露反义词:深不可测、真伪莫辨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成语解释: 真相:佛教用语;指本来面目;大白:

解释成语“羊真孔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羊真孔草: 拼音:yáng zhēn kǒng cǎo注音:ㄧㄤˊ ㄓㄣ ㄎㄨㄙˇ ㄘㄠˇ成语繁体:羊真孔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萧行范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法 成语解释: 真:真书,正楷。羊欣的正楷,孔琳的草书。指名书法 成语出处: 唐·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第二卷:“羊真孔草,萧行范篆,各一时绝妙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画遇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