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畸流洽客”的意思、解释

畸流洽客: 拼音:jī liú qià kè成语简拼:jlqk注音:ㄐㄧ ㄌㄧㄨˊ ㄑㄧㄚˋ ㄎㄜˋ发音:("2011040806450614360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有学问的人 成语解释: 高行脱俗、广见博闻之士。 成语出处: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经籍会通四》:“又如畸流洽客,领异拔新,时出一编,人所未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成语“倒悬之危”的意思、解释

倒悬之危: 拼音:dào xuán zhī wēi成语简拼:dxzw发音:("2011040806362513750"); 成语繁体:倒懸之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倒悬之急、倒悬之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成语解释: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

成语“悬河注火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河注火: 拼音:xuán hé zhù huǒ成语简拼:xhzh注音:ㄒㄨㄢˊ ㄏㄜˊ ㄓㄨˋ ㄏㄨㄛˇ发音:("2011040806375313854"); 成语繁体:懸河注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悬河泻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以河水倾泻于火。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。 成语出处: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

成语“致仕悬车”的意思、解释

致仕悬车: 拼音:zhì shì xuán ch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悬车致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致仕:辞官;悬车:古代官员一般至七十岁告老引退,把车子悬挂起来不用。指告老辞官,退休家居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与丞相定国、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,皆赐安车驷马。东归沛……县其安车传子孙。” 成

成语“悬灯结彩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灯结彩: 拼音:xuán dēng jié cǎi成语简拼:xdjc注音:ㄒㄨㄢˊ ㄉㄥ ㄐㄧㄝ ˊ ㄘㄞˇ发音:("201104080259084366"); 成语繁体:懸燈結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张灯结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节日、喜庆等 成语解释: 悬:挂;彩:彩球,彩带。挂着灯笼,系着彩球。形容节日、喜庆的景象。 成语出处: 清

成语“辨若悬河”的意思、解释

辨若悬河: 拼音:biàn ruò xuán hé成语简拼:brxh注音:ㄅㄧㄢˋ ㄖㄨㄛˋ ㄒㄨㄢˊ ㄏㄜˊ发音:("201104080430218342"); 成语繁体:辨若懸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辨如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能言善辩 成语解释: 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 成语出处: 明 张居正《翰林院读书说》:“吾见一人焉,辨若悬河

成语“座上客”的意思、解释

座上客: 拼音:zuò shàng kè注音:ㄗㄨㄛˋ ㄕㄤˋ ㄎㄜ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座上宾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客人 成语解释: 座:坐席。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,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坐上客恒满,尊中酒不空,吾无忧矣。” 成语例子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6章:“因而他

成语“悬鼓待椎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鼓待椎: 拼音:xuán gǔ dài zhuī成语简拼:xgdz注音:ㄒㄨㄢˊ ㄍㄨˇ ㄉㄞˋ ㄓㄨㄟ发音:("2011040806374813848"); 成语繁体:懸皷待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渊鉴类函·乐·鼓二》引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。民舍有鼓为妖。坐未几,鼓自风滚至庭不已

成语“贫富悬殊”的意思、解释

贫富悬殊: 拼音:pín fù xuán shū注音:ㄆㄧㄣˊ ㄈㄨˋ ㄒㄨㄢˊ ㄕㄨ成语繁体:貧富懸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贫穷和富裕 成语解释: 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论且顾眼前》:“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要尽量消灭贫富悬殊英语翻译:extreme dispari

成语“红尘客梦”的意思、解释

红尘客梦: 拼音:hóng chén kè mèng成语繁体:紅塵客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红尘:佛家指人世间。比喻尘世虚幻 成语出处: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归山》:“遥望见城南巷翠山色好,把红尘客梦全消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红” 的基本字义: 像鲜血的颜色:~色。~叶。~灯。~尘。~包。~烧。

成语“悬河泻火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河泻火: 拼音:xuán hé xiè huǒ成语简拼:xhxh注音:ㄒㄨㄢˊ ㄏㄜˊ ㄒㄧㄝ ˋ ㄏㄨㄛˇ发音:("2011040806375013851"); 成语繁体:懸河瀉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悬河注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见“悬河注火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天华《中国革命史论》第二章第二节:“扫荡无余,犹悬河以泻

成语“悬为厉禁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为厉禁: 拼音:xuán wéi lì jì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悬:公开揭示;厉禁:严厉禁止。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成语出处: 清·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42回:“本朝自康熙以来,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、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,所以悬为厉禁。”英语翻译:be strictly forbidden 成语分字解释:

成语“悬车之岁”的意思、解释

悬车之岁: 拼音:xuán chē zhī suì成语简拼:xczs注音:ㄒㄨㄢˊ ㄔㄜ ㄓㄧ ㄙㄨㄟˋ发音:("2011040806374513845"); 成语繁体:懸車之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悬车之年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70岁 成语解释: 见“悬车之年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七十致仕》:“若今日未及四十,早入仕途,则致仕之

成语“众寡悬绝”的意思、解释

众寡悬绝: 拼音:zhòng guǎ xuán jué成语简拼:zgxj注音:ㄓㄨㄙˋ ㄍㄨㄚˇ ㄒㄨㄢˊ ㄐㄩㄝˊ发音:("2011040806455014417"); 成语繁体:衆寡懸絶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众寡势殊、众寡悬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差距很大 成语解释: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》第十

成语“宾客盈门”的意思、解释

宾客盈门: 拼音:bīn kè yíng mén成语简拼:bkym注音:ㄅㄧㄣ ㄎㄜˋ ㄧㄥˊ ㄇㄣˊ发音:("201104080402526996"); 成语繁体:賓客盈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宾客如云反义词:门可罗雀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盈:充满。指来客很多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窦威传》:“时诸兄并

成语“犹解倒悬”的意思、解释

犹解倒悬: 拼音:yóu jiě dào xuán成语简拼:yjdx发音:("2011040806350413650"); 成语繁体:猶解倒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解:解救;倒悬:人被倒挂,比喻处境困难。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

成语“借客报仇”的意思、解释

借客报仇: 拼音:jiè kè bào chóu成语简拼:jkbc注音:ㄐㄧㄝ ˋ ㄎㄜˋ ㄅㄠˋ ㄔㄡˊ发音:("2011040806372313818"); 成语繁体:借客報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借交报仇、借身报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舍身助人报仇 成语解释: 帮助别人报仇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朱云传》:“少时通轻侠,借客报仇。” 成语分字

成语“言若悬河”的意思、解释

言若悬河: 拼音:yán ruò xuán hé成语简拼:yrxh注音:ㄧㄢˊ ㄖㄨㄛˋ ㄒㄨㄢˊ ㄏㄜˊ发音:("2011040806405114048"); 成语繁体:言若懸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类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言类悬河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裴蕴传》:“蕴亦机辩,所论法理,言若悬河,或重或轻,皆由其

成语“客死他乡”的意思、解释

客死他乡: 拼音:kè sǐ tā xiāng成语简拼:kstx发音:("2011040807401016469"); 成语繁体:客死他鄉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客死异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死在异乡 成语解释: 客死:死在异乡或国外。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不争我病势正昏沉,更那

成语“倒悬之苦”的意思、解释

倒悬之苦: 拼音:dào xuán zhī kǔ成语简拼:dxzk发音:("2011040806445314346"); 成语繁体:倒懸之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倒悬之急、倒悬之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成语解释: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元史 外夷传》:“群生愁叹,四民废业,贫者弃子以偷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