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纵横四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纵横四海: 拼音:zòng héng sì hǎ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纵横天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青梅煮酒论英雄》:“得志则纵横四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纵” 的基本字义: 放:~虎归山。~火。 放任;不拘束:放~。~

解释成语“学贵有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贵有恒: 拼音:xué guì yǒu hé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恒:恒心。学习可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善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

解释成语“自学成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学成才: 拼音:zì xué chéng cái注音:ㄗㄧˋ ㄒㄩㄝˊ ㄔㄥˊ ㄘㄞˊ成语繁体:自壆成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,总有几百万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金翅擘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金翅擘海: 拼音:jīn chì bāi hǎi成语简拼:jcbh注音:ㄐㄧㄣ ㄔㄧˋ ㄅㄛˋ ㄏㄞˇ发音:("xxzl.com.4080425508048"); 成语繁体:金翄擘海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诗文雄健有力,精深透彻 成语解释: 金翅:佛经中所说鸟名;擘: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。比喻文辞笔力雄壮。 成语出处: 宋 严羽《沧

解释成语“学优而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优而仕: 拼音:xué yōu ér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而优则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读书做官 成语解释: 优:有余力。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。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可以当官 成语出处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我有力量释放了你,叫你达到学优而仕的愿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

解释成语“学而时习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而时习之: 拼音:xué ér shí xí zhī成语简拼:xesz发音:("xxzl.com.40806340713582"); 成语繁体:壆而時習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温故而知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学习方法 成语解释: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成语例子: 学而时习之,所以

解释成语“高才硕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才硕学: 拼音:gāo cái shuò xué成语繁体:高才碩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才大学、高才博学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: 学:学问。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 成语出处: 唐·李纲《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》:“方今新定天下,开太平之业,起义功臣,行赏未遍;高才硕学,犹滞草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高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海涸石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海涸石烂: 拼音:hǎi hé shí làn成语简拼:hhsl注音:ㄏㄞˇ ㄏㄜˊ ㄕㄧˊ ㄌ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80241383985"); 成语繁体:海涸石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海枯石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盟誓等 成语解释: 犹海枯石烂。 成语出处: 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海涸石烂情无改,正欲归坐续言词。”

解释成语“春深似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春深似海: 拼音:chūn shēn sì hǎi成语简拼:cssh发音:("xxzl.com.4080423567911"); 成语繁体:萅深佀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春光如海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补语;指春天 成语解释: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。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这屋里那块‘四乐堂’的匾,可

解释成语“河清海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河清海宴: 拼音:hé qīng hǎi yàn成语简拼:hqhy注音:ㄏㄜˊ ㄑㄧㄥ ㄏㄞˇ ㄧ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72027045353"); 成语繁体:河清海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河清海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解释: 见“河清海晏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张居正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垂衣而

解释成语“恩深似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恩深似海: 拼音:ēn shēn sì hǎi成语简拼:essh发音:("xxzl.com.40807445516778"); 成语繁体:恩深佀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恩高义厚、恩深义重、恩深爱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恩情很深 成语解释: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海誓山盟,各无他志。真个恩深

解释成语“八砖学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八砖学士: 拼音:bā zhuān xué shì成语简拼:bzxs发音:("xxzl.com.40806461714450"); 成语繁体:八磚壆士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懒人 成语解释: 八砖:八行砖。指懒惰的人 成语出处: 唐·李肇《翰林志》:“唐时冬中日影及五砖为入署办公之候,李程官翰林学士,性懒,日过八砖乃至,时号‘八砖学士’

解释成语“学而优则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而优则仕: 拼音:xué ér yōu zé shì成语简拼:xeys发音:("xxzl.com.40805514211429"); 成语繁体:壆而優則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优而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读书做官 成语解释: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

解释成语“海晏河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海晏河清: 拼音:hǎi yàn hé qīng成语简拼:hyhq注音:ㄏㄞˇ ㄧㄢˋ ㄏㄜˊ ㄑㄧㄥ发音:("xxzl.com.4071919162863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太平盛世、国泰民安、海宴河澄反义词:海水群飞、兵荒马乱、鸡犬不宁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,比喻太平盛世 成语解释: 黄河水清;大海波平浪

解释成语“沧海遗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海遗珠: 拼音:cāng hǎi yí zhū成语简拼:chyz注音:ㄘㄤ ㄏㄞˇ ㄧˊ ㄓㄨ发音:("xxzl.com.40806273413135"); 成语繁体:滄海遺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解释: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 狄仁杰传》:“异其才,

解释成语“转海回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转海回天: 拼音:zhuǎn hǎi huí tiān成语简拼:zhht注音:ㄓㄨㄢˇ ㄏㄞˇ ㄏㄨㄟˊ ㄊㄧㄢ发音:("xxzl.com.4072334171077"); 成语繁体:轉海迴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转日回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转日回天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秦观《代参寥与锺山实启》:“扣角

解释成语“浮泛江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浮泛江海: 拼音:fú fàn jiāng hǎ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旅游 成语解释: 浮泛:乘舟漫游。乘船在江河湖海中漫游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谢安传论》:“啸咏山林,浮泛江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浮” 的基本字义: 漂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:~桥。~力。~标。~萍。~泛。~沉。漂~。~光掠影。 表面的:~皮儿

解释成语“移山倒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移山倒海: 拼音:yí shān dǎo hǎi成语简拼:ysdh注音:ㄧ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发音:("xxzl.com.4071841531512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旋地转、排山倒海、天崩地裂反义词:和风细雨、温文尔雅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移动山岳;倒翻大海。比喻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

解释成语“学无所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无所遗: 拼音:xué wú suǒ y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遗:遗漏。形容学识渊博,无所不知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论文》:“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徒。~习。~业。~友。~者。~阀。~制。~历。~步邯郸(

解释成语“学贯天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贯天人: 拼音:xué guàn tiān r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际天人、学究天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贯:贯通;天人:天和人。学问贯穿天、人各类知识。指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: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》:“学贯天人,才兼文武,聪明颖悟,出口成章。” 成语例子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我现在认得一位徐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