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情至意尽”的意思、解释 情至意尽: 拼音:qíng zhì yì jìn成语简拼:qzyj注音:ㄑㄧㄥˊ ㄓㄧˋ ㄧˋ ㄐㄧㄣˋ发音:("201104071901372128"); 成语繁体:情至意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仁至义尽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成语解释: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。 成语出处: 唐 孔颖达疏《诗 大雅 板》: 成语 学习资料 -4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察三访四”的意思、解释 察三访四: 拼音:chá sān fǎng sì成语繁体:詧三訪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察见渊鱼反义词:不闻不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察:考查;访:探查。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饶这样,天天还是察三访四。自己再不看破些,且养身子。”英语翻译:inquire about 成语 学习资料 -446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饮至策勋”的意思、解释 饮至策勋: 拼音:yǐn zhì cè xū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饮至:古代诸侯朝、会、盟、伐后去宗庙饮酒;策勋:计功。指庆功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凡公行告于宗庙,反行饮至,舍爵策勋焉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饮至策勋,和乐且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饮” 的基本 成语 学习资料 -441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随踵而至”的意思、解释 随踵而至: 拼音:suí zhǒng ér zhì成语简拼:szez注音:ㄙㄨㄟˊ ㄓㄨㄙˇ ㄦˊ ㄓㄧ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接踵而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形容人来得多 成语解释: 踵:脚后跟。一个跟着一个前来。形容人来得多,接连不断。 成语出处: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子来,寡人闻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,百世而一圣,若随踵而至也, 成语 学习资料 -43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朝发夕至”的意思、解释 朝发夕至: 拼音:zhāo fā xī zhì成语简拼:zfxz注音:ㄓㄠ ㄈㄚ ㄒㄧ ㄓㄧˋ发音:("201104071931483394"); 成语繁体:朝發夕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箭之地反义词:千里迢迢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两地距离近 成语解释: 早上出发;晚上到达。 成语出处: 唐 韩愈《鳄鱼文》:“潮之州, 成语 学习资料 -42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大无外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大无外: 拼音:zhì dà wú w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至小无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至:极。大到极点,外无以加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,谓之小一。” 成语例子: 把佛法吹得至大无外是不妥当的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至” 的基本字义: 到:~此。自始~终 成语 学习资料 -418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圣至明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圣至明: 拼音:zhì shèng zhì míng成语简拼:zszm发音:("201104080219053357"); 成语繁体:至聖至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成语解释: 至:极。最神圣最贤明。旧时用以称颂帝王。 成语出处: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臣等闻玄祖之道,用慈俭为先;素王之风,以仁义是首,相沿百世 成语 学习资料 -415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家至户察”的意思、解释 家至户察: 拼音:jiā zhì hù chá成语简拼:jzhc注音:ㄐㄧㄚ ㄓㄧˋ ㄏㄨˋ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252294155"); 成语繁体:家至户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巩《洪范传》:“夫天下至广,不可以家至户察,而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,盖得其要也。” 成语 学习资料 -41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四至八道”的意思、解释 四至八道: 拼音:sì zhì bā dào成语简拼:szbd注音:ㄙㄧˋ ㄓㄧˋ ㄅㄚ ㄉㄠˋ发音:("20110408030652479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旧时地界标志 成语解释: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。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安营既毕,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 成语 学习资料 -412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微察秋毫”的意思、解释 微察秋毫: 拼音:wēi chá qiū háo成语简拼:wcqh注音:ㄨㄟ ㄔㄚˊ ㄑㄧㄡ ㄏㄠˊ发音:("2011040807112915091"); 成语繁体:微詧秌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秋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 成语 学习资料 -396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朝发暮至”的意思、解释 朝发暮至: 拼音:zhāo fā mù zhì成语简拼:zfmz注音:ㄓㄠ ㄈㄚ ㄇㄨˋ ㄓㄧˋ发音:("20110407232714930"); 成语繁体:朝發暮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朝发夕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两地距离近 成语解释: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。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后汉书 乌桓传》:“居 成语 学习资料 -387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理名言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理名言: 拼音:zhì lǐ míng yán成语简拼:zlmy注音:ㄓㄧˋ ㄌㄧˇ ㄇㄧㄥˊ ㄧㄢˊ发音:("201104080548271121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金玉良言、良药苦口反义词:奇谈怪论、无知妄说、无稽之谈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至理:最正确的道理;名言:精辟;有价值的话。最正确、最 成语 学习资料 -367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尊至贵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尊至贵: 拼音:zhì zūn zhì guì成语简拼:zzzg发音:("201104072332481043"); 成语繁体:至尊至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至:极。极其尊贵。 成语出处: 汉·荀悦《前汉纪·宣帝纪三》:“出门则乘骈辎,下堂则从傅母,进退则鸣佩玉,内饰则结纫绸缪。此则至尊至贵所 成语 学习资料 -35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公无我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公无我: 拼音:zhì gōng wú wǒ注音:ㄓㄧˋ ㄍㄨㄙ ㄨˊ ㄨㄛˇ成语繁体:至公無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至公无私反义词:自私自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至:极,最;公:无私。公正到极点,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: 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士大夫为吏者,当以至公无我处之,事自理,民自服。” 成语 学习资料 -352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亟疾苛察”的意思、解释 亟疾苛察: 拼音:jí jí kē chá成语简拼:jjkc注音:ㄐㄧˊ ㄐㄧˊ ㄎㄜ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121361867"); 成语繁体:亟疾苛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指急剧猛烈,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且秦以任刀笔之吏,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。” 成语例子: 成语 学习资料 -35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”的意思、解释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: 拼音:fú wú shuāng zhì huò bù dān xíng成语简拼:fwsz发音:("201104080446378921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解释: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 成语 学习资料 -338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习焉不察”的意思、解释 习焉不察: 拼音:xī yān bù chá成语简拼:xybc注音:ㄒㄧˊ ㄧㄢ ㄅㄨˋ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5153410098"); 成语繁体:習焉不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习而不察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 成 成语 学习资料 -336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累土至山”的意思、解释 累土至山: 拼音:lěi tǔ zhì shān成语简拼:ltzs发音:("2011040807175015340"); 成语繁体:纍土至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土成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积少成多 成语解释: 比喻由小到大,积少成多。 成语出处: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九十卷:“累丝至疋,累土至山,累业至圣,累灵至真,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成语 学习资料 -325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至纤至悉”的意思、解释 至纤至悉: 拼音:zhì xiān zhì xī注音:ㄓㄧˋ ㄒㄧㄢ ㄓㄧˋ ㄒㄧ成语繁体:至縴至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至孅至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纤:细微;悉:详尽。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成语出处: 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古之治天下,至纤至悉也,故其畜积足恃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魏源《治篇一》:“王道至纤至悉。” 成语分字 成语 学习资料 -307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继踵而至”的意思、解释 继踵而至: 拼音:jì zhǒng ér zhì成语繁体:繼踵而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接踵而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踵:脚后跟;接踵:足跟相接;至:到,来。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由是四方雄俊继踵而至,故能世为强国,吞灭诸侯,奄有天下。”英语 成语 学习资料 -292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