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推崇备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推崇备至: 拼音:tuī chóng bèi zhì成语简拼:tcbz发音:("xxzl.com.40807421116602"); 成语繁体:推崇備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推崇:推重,敬佩。极其推重和敬佩。 成语出处: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所谈西国政治、艺术,石破天惊,推崇备至,私心窃

解释成语“麇至沓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麇至沓来: 拼音:jūn zhì tà lái成语简拼:jztl注音:ㄐㄩㄣ ㄓㄧˋ ㄊㄚˋ ㄌㄞˊ发音:("xxzl.com.4072038185759"); 成语繁体:麕至沓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纷至沓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群集纷至。 成语出处: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:“自登甲科、入仕版,蛇

解释成语“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: 拼音:hū zhī jí zhì,huī zhī jí q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形容任意使唤 成语解释: 呼:召唤;即:就,立刻;挥:挥手。叫他来就来,叫他走就走。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9回:“潘金莲房中,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……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,妇人

解释成语“渐至佳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渐至佳境: 拼音:jiàn zhì jiā jìng成语简拼:jzjj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ˋ ㄐㄧㄚ ㄐㄧㄥ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093714978"); 成语繁体:漸至佳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渐入佳境反义词:江河日下、每况愈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成语解释: 见“渐入佳境”。 成语出处: 南

解释成语“暗察明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暗察明访: 拼音:àn chá míng fǎng成语简拼:acmf发音:("xxzl.com.4080005111657"); 成语繁体:暗詧明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暗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颂扬 成语解释: 察:细看,详审;访:寻访。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 成语出处: 《金史 世宗纪中》:“此辈暗察明访,皆著政声。”

解释成语“察言观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察言观行: 拼音:chá yán guān xíng成语简拼:cygx注音:ㄔㄚˊ ㄧㄢˊ ㄍㄨㄢ ㄒㄧㄥˊ发音:("xxzl.com.4071956124375"); 成语繁体:詧言觀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观言听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观察人 成语解释: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 成语出处: 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五》:“古者

解释成语“察言观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察言观色: 拼音:chá yán guān sè成语简拼:cygs注音:ㄔㄚˊ ㄧㄢˊ ㄍㄨㄢ ㄙㄜˋ发音:("xxzl.com.4071932293424"); 成语繁体:詧言觀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察颜观色、鉴貌辨色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成语解释: 察;观:仔细看;言:话;色:脸色。

解释成语“明察暗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明察暗访: 拼音:míng chá àn fǎng成语简拼:mcaf注音:ㄇㄧㄥˊ ㄔㄚˊ ㄢˋ ㄈㄤˇ发音:("xxzl.com.4071908592403"); 成语繁体:明詧暗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秋毫、明查暗访反义词:不见薪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颂扬 成语解释: 察:调查研究;访:查询。公开察看了

解释成语“蜂拥而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蜂拥而至: 拼音:fēng yōng ér zhì成语简拼:fyez发音:("xxzl.com.40805474311163"); 成语繁体:蜂擁而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蜂拥而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杂乱 成语解释: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。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六回:“徐承志等

解释成语“明察秋毫,不见舆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明察秋毫,不见舆薪: 拼音:míng chá qiū háo,bù jiàn yú xīn成语简拼:mcqhb发音:("xxzl.com.4080453109077"); 成语繁体:明詧秌毫,不見輿薪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目光敏锐,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,而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为人精明,只看到小节,看不到大处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祸不妄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祸不妄至: 拼音:huò bù wàng zhì成语繁体:禍不妄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妄:胡乱。祸患不会无缘无故而来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虽然,祸不妄至,福无徒来。”英语翻译:Disaster never strikes without cause.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丁宁周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丁宁周至: 拼音:dīng níng zhōu zhì成语繁体:丁寍周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丁宁:再三嘱咐;周至:周到,细致。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。形容办事周到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,而过于丁宁周至。”英语翻译:give repeated admon

解释成语“水至清则无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水至清则无鱼: 拼音:shuǐ zhì qīng wú yú成语简拼:szqy注音:ㄕㄨㄟˇ ㄓㄧˋ ㄑㄧㄥ ㄗㄜˊ ㄨˊ ㄧㄩˊ成语繁体:水至清則無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水清无鱼反义词:浑水摸鱼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沓来踵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沓来踵至: 拼音:tà lái zhǒng zhì成语简拼:tlzz注音:ㄊㄚˋ ㄌㄞˊ ㄓㄨㄙˇ ㄓ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07104815"); 成语繁体:沓來踵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纷至沓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纷纷到来 成语解释: 指纷纷到来。亦作“踏来麕至”。 成语出处: 清林则徐《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》:“

解释成语“至高至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至高至上: 拼音:zhì gāo zhì shà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至高无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最高 成语解释: 至:最。最高,无可再高 成语出处: 茅盾《子夜》:“吴荪甫忍不住笑了。范博文向来的议论——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。”俄语翻译:непревзойдённый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至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至交契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至交契友: 拼音:zhì jiāo qì yǒ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至:极,最;契:投合。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朋友 成语出处: 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我想此处司马白乐天,及某至交契友,不免上岸探望他一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至” 的基本字义: 到:~此。自始~终。从古~今。~于。以

解释成语“摩顶至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摩顶至足: 拼音:mó dǐng zhì zú成语简拼:mdzz注音:ㄇㄛˊ ㄉㄧㄥˇ ㄓㄧˋ ㄗ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80301324553"); 成语繁体:摩頂至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摩顶至踵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不辞劳苦 成语解释: 犹摩顶放踵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吴均《行路难》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

解释成语“摩顶至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摩顶至踵: 拼音:mó dǐng zhì zhǒng成语简拼:mdzz注音:ㄇㄛˊ ㄉㄧㄥˇ ㄓㄧˋ ㄓㄨㄙˇ发音:("xxzl.com.4072056276249"); 成语繁体:摩頂至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摩顶放踵、摩顶至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不辞劳苦 成语解释: 犹摩顶放踵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陈·沈炯《为陈武

解释成语“纷至沓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纷至沓来: 拼音:fēn zhì tà lái成语简拼:fztl注音:ㄈㄣ ㄓㄧˋ ㄊㄚˋ ㄌㄞˊ发音:("xxzl.com.4071924173078"); 成语繁体:紛至沓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接踵而至、络绎不绝、车水马龙反义词:门可罗雀、路断人稀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纷:多;杂乱;沓:重复;多

解释成语“百足之虫,至断不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足之虫,至断不僵: 拼音: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duàn bù jiāng成语繁体:百足之蟲,至斷不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 成语用法: 作分句、宾语;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成语解释: 百足:虫名,马陆,多足虫;僵:倒。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