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一蹴而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蹴而成: 拼音:yī cù ér chéng成语简拼:ycec注音:ㄧ ㄘㄨˋ ㄦˊ ㄔㄥˊ发音:("xxzl.com.40806081212575"); 成语繁体:一蹵而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蹴而就、一蹴而得、一蹴可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解释: 见“一蹴而就”。 成语出处: 邹韬奋《什么事不可能》

解释成语“玉汝于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玉汝于成: 拼音:yù rǔ yú chéng成语简拼:yryc发音:("xxzl.com.40805161110143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多用于在困难的条件下 成语解释: 汝:你。玉汝:像爱惜玉一样爱护、帮助你。爱你如玉,帮助你,使你成功。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。 成语出处: 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富贵福泽,将厚吾之生也;贫贱忧戚,庸

解释成语“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: 拼音:xué rú niú máo,chéng rú lín jiǎ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成语出处: 南宋·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第13卷:“学如牛毛,成如麟

解释成语“靡然成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靡然成风: 拼音:mí rán chéng fēng成语简拼:mrcf注音:ㄇㄧˇ ㄖㄢˊ ㄔㄥˊ ㄈ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6032612260"); 成语繁体:靡然成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靡然从风、靡然乡风、蔚然成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形成风气 成语解释: 同“靡然向风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张岳传》:“谈虚论寂

解释成语“凶残成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凶残成性: 拼音:xiōng cán chéng xì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凶恶残暴成了本性。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成语例子: 我们遇到了一伙凶残成性的歹徒,必须以暴制暴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凶” 的基本字义: 不幸的,不吉祥的:吉~。~信。 庄稼收成不好:~年饥岁。 恶:~暴。~恶。~顽。~相(x

解释成语“弄巧成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弄巧成拙: 拼音:nòng qiǎo chéng zhuō成语简拼:nqcz注音:ㄋㄨㄙˋ ㄑㄧㄠˇ ㄔㄥˊ ㄓㄨㄛ发音:("xxzl.com.40807260315726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画蛇添足、多此一举、画虎类狗反义词:歪打正着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,用于批评场合 成语解释: 弄:卖弄;耍弄;巧:灵巧;拙:

解释成语“独树不成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独树不成林: 拼音:dú shù bù chéng lín注音:ㄉㄨˊ ㄕㄨˋ ㄅㄨˋ ㄔㄥˊ ㄌㄧㄣˊ成语繁体:獨樹不成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独木不成林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分句;比喻个人力量有限 成语解释: 独:单独。一棵树成不了森林。比喻个人力量有限,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: 《古今乐录》:“梁曲曰:独柯不成树,独树不成林。”

解释成语“羞恼成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羞恼成怒: 拼音:xiū nǎo chéng nù注音:ㄒㄧㄨ ㄣㄠˇ ㄔㄥˊ ㄋㄨ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恼羞成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发怒 成语解释: 羞:羞臊;恼:气恼。因烦恼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1回:“这婆子,一则吃了酒,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,便羞恼成怒了。” 成语例子: 鲁迅《二

解释成语“流血成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流血成河: 拼音:liú xuè chéng h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血流成河、流血成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争残酷 成语解释: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杀的尸横遍野,流血成河,大败亏输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21回:“纷纷撞击,杀人如麻,流血成河。”英语翻译:shed

解释成语“三人成市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人成市虎: 拼音: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注音:ㄙㄢ ㄖㄣˊ ㄔㄥˊ ㄕㄧˋ ㄏㄨ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三夫成市虎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谣言 成语解释: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,听者就信以为真。比喻谣言重复多次,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,

解释成语“屈打成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屈打成招: 拼音:qū dǎ chéng zhāo成语简拼:qdcz注音:ㄑㄩ ㄉㄚˇ ㄔㄥˊ ㄓㄠ发音:("xxzl.com.40807355016290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苦打成招、不白之冤反义词:宁死不屈、坚贞不屈 成语用法: 复杂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用严刑拷打;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一成不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成不变: 拼音:yī chéng bù biàn成语简拼:ycbb注音:ㄧ ㄔㄥˊ ㄅㄨˋ ㄅㄧ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41261495"); 成语繁体:一成不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原封不动反义词:千变万化、瞬息万变、变化莫测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成:制定;形成。一经形成;永不改变。指守旧

解释成语“聚少成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聚少成多: 拼音:jù shǎo chéng duō成语简拼:jscd发音:("xxzl.com.40807044614648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少成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由小积累 成语解释: 聚:集合,会合。一点一滴的积累,就会由少变多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董仲传》:“众少成多,积小致巨。” 成语例子: 周

解释成语“点铁成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点铁成金: 拼音:diǎn tiě chéng jīn成语简拼:dtcj注音:ㄉㄧㄢˇ ㄊㄧㄝ ˇ ㄔㄥˊ ㄐ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7241815607"); 成语繁体:點鐵成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点石成金反义词:点金成铁 成语用法: 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药将铁(石)点化成金子;

解释成语“事败垂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事败垂成: 拼音:shì bài chuí chéng成语简拼:sbcc注音:ㄕㄧˋ ㄅㄞˋ ㄔㄨㄟˊ ㄔㄥˊ成语繁体:事敗垂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功败垂成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功败垂成 成语解释: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 成语出处: 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·乞降》:“九仞为山,功亏一篑,料想不劳而集,事败垂成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视白成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视白成黑: 拼音:shì bái chéng hēi成语繁体:視白成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颠倒黑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视:看。把白色看成黑色。比喻颠倒美丑是非 成语出处: 唐·柳宗元《瓶赋》:“视白成黑,颠倒妍媸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视” 的基本字义: 看:~觉。~力。~野。鄙~。注~。近~。~而不

解释成语“化民成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民成俗: 拼音:huà mín chéng sú成语简拼:hmcs注音:ㄏㄨㄚˋ ㄇㄧㄣˊ ㄔㄥˊ ㄙ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0514958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教化百姓,使形成良好的风尚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?”

解释成语“玉成其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玉成其事: 拼音:yù chéng qí shì成语简拼:ycjs发音:("xxzl.com.4080002521611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玉成其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多指男女婚事 成语解释: 玉成:成全,内含客气的意思。成全那件事情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回:“大夫能玉成其事,请以白璧二双,黄金百镒

解释成语“迄未成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迄未成功: 拼音:qì wèi chéng gō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没有成功 成语解释: 迄:毕竟,终究。最终也没有成功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个,迄未成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迄” 的基本字义: 到,至:起~。~今。 始终(用于未或无前):~未成功。~无音信

解释成语“习非成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习非成俗: 拼音:xí fēi chéng sú注音:ㄒㄧˊ ㄈㄟ ㄔㄥˊ ㄙㄨˊ成语繁体:習非成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杯觞路酌,弦歌行奏,转相高尚,习非成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习” 的基本字义: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,使熟练:练~。学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