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徇情枉法”的意思、解释

徇情枉法: 拼音:xùn qíng wǎng fǎ成语简拼:xqwf发音:("2011040807282115879"); 成语繁体:徇情枉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徇私作弊反义词:执法如山、铁面无私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曲从私情;歪曲和破坏法律;胡乱断案。徇:曲从;枉:使歪曲。 成语出处: 元 王謦《中

成语“舍死忘生”的意思、解释

舍死忘生: 拼音:shě sǐ wàng shēng成语简拼:ssws注音:ㄕㄜˇ ㄙㄧˇ ㄨㄤˋ ㄕㄥ成语繁体:捨死忘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忘死、忘生舍死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解释: 舍死:舍得牺牲;忘生:忘掉性命。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

成语“露才扬己”的意思、解释

露才扬己: 拼音:lù cái yáng jǐ成语简拼:lcyj注音:ㄌㄨˋ ㄘㄞˊ ㄧㄤˊ ㄐㄧˇ发音:("201104080153592766"); 成语繁体:露才揚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露己扬才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显露自己的才能,表现自己 成语解释: 显露自己的才能。也比喻炫耀才能,表现自己。 成语出处: 汉 班固《序》:“

成语“罪己责躬”的意思、解释

罪己责躬: 拼音:zuì jǐ zé g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罪” 的基本字义: 犯法的行为:犯~。~人。认~。有~。~恶。~名。~魁。~行。~证。~责。~孽(

成语“忘战者危”的意思、解释

忘战者危: 拼音:wàng zhàn zhě wēi成语简拼:wzzw发音:("201104080414047755"); 成语繁体:忘戰者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战必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同“忘战必危”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桓范《兵要》:“故曰好战者亡,忘战者危,不好不

成语“度己以绳”的意思、解释

度己以绳: 拼音:duó jǐ yǐ shéng成语简拼:djys发音:("201104080513189953"); 成语繁体:度己以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自省 成语解释: 绳:纠正,约束。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,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。 成语出处: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君子之度己以绳,接人则用抴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度” 的

成语“理不忘乱”的意思、解释

理不忘乱: 拼音:lǐ bù wàng luàn成语简拼:lbwl发音:("2011040805181310296"); 成语繁体:理不忘亂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安不忘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 成语出处: 宋·王禹偁《进端拱箴表》:“然而安不忘危,理不忘乱,糜不有初,鲜克有终,古圣贤之

成语“日旰忘食”的意思、解释

日旰忘食: 拼音:rì gàn wàng shí成语简拼:rgws注音:ㄖㄧˋ ㄍㄢˋ ㄨㄤˋ ㄕㄧˊ发音:("2011040806385313919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旰不食、废寝忘食、日旰忘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,勤勉不懈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尹敏》:“与

成语“严于律己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严于律己: 拼音:yán yú lǜ jǐ成语简拼:yylj发音:("2011040807414816576"); 成语繁体:嚴于律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严以律己反义词:宽以待人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。也作“严以律己”。 成语出处: 宋 陈亮《谢曾察院君》:“

成语“得意忘象”的意思、解释

得意忘象: 拼音:dé yì wàng xiàng成语简拼:dywx注音: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ㄒㄧㄤˋ发音:("20110407200404470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意忘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。 成语出处: 唐·梁肃《止观统例议》:“非夫聪明深达,得意忘象,其孰能知乎

成语“量己审分”的意思、解释

量己审分: 拼音:liàng jǐ shěn fēn成语简拼:ljsf注音:ㄌㄧㄤˋ ㄐㄧˇ ㄕㄣˇ ㄈㄣ发音:("201104080259594431"); 成语繁体:量己審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估量自己,省察本分。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·刘献传》:“量己审分,不敢期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量” 的基本字义: 确

成语“至人无己”的意思、解释

至人无己: 拼音:zhì rén wú j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至人: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。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,适应客观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至” 的基本字义: 到:~此。自始~终。从古~今。~于。以~。甚~。 极、最:~少。~亲。

成语“贪天之功以为己力”的意思、解释

贪天之功以为己力: 拼音: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贪: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。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。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

成语“入鲍忘臭”的意思、解释

入鲍忘臭: 拼音:rù bào wàng chòu成语繁体:入鮑忘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鲍鱼:咸鱼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萧纲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入鲍忘臭,效尤至祸。”英语翻译:One is not smelt

成语“忘乎其形”的意思、解释

忘乎其形: 拼音:wàng hū qí xíng成语简拼:whqx注音:ㄨㄤˋ ㄏㄨ ㄑㄧˊ ㄒㄧㄥˊ发音:("2011040807111815080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忘乎所以、得意忘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忘形。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五幕:“秦始皇已忘乎

成语“不忘久要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忘久要: 拼音:bù wàng jiǔ yà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忘故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久要:旧约,旧交。不忘记旧友情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元帝太兴三年》:“君不忘久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 副词。 用在动词

成语“徇私舞弊”的意思、解释

徇私舞弊: 拼音:xùn sī wǔ bì成语简拼:xswb注音:ㄒㄩㄣˋ ㄙㄧ ㄨˇ ㄅㄧˋ发音:("201104080727131580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徇情枉法、营私舞弊反义词:大公无私、公事公办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

成语“人一己百”的意思、解释

人一己百: 拼音:rén yī jǐ bǎi成语简拼:ryjb注音:ㄖㄣˊ ㄧ ㄐㄧˇ ㄅㄞˇ发音:("20110407194956414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笨鸟先飞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,自己做一百次,学一百次。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

成语“有己无人”的意思、解释

有己无人: 拼音:yǒu jǐ wú rén成语简拼:yjwr发音:("201104071950594168"); 成语繁体:有己無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有我无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自私自利,只顾自己,不顾别人。 成语出处: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9回:“虽是小事,显见有己无人,贪心不死。” 成语例子

成语“矜己自饰”的意思、解释

矜己自饰: 拼音:jīn jǐ zhì shì成语简拼:jjzs发音:("201104080257134226"); 成语繁体:矜己自飾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矜智负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夸耀自己 成语解释: 矜:夸耀;自饰:自己颂扬。夸耀称赞自己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郑兴传》:“嚣矜己自饰,常以为西伯复作,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