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昔邪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昔邪: 拼音:xī xié 注音:ㄒㄧ ㄒㄧㄝ 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昔耶 ”。 即乌韭。生长在墙垣上的苔类。 晋 张华 《情诗》之一:“昔耶生户牖,庭内自成阴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鼓瑟曲有所思》:“夜风吹熠燿,朝光照昔邪。” 唐 温庭筠 《洞户二十二韵》:“昔邪看寄迹,梔子咏同心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十·垣衣》﹝集解﹞引 苏恭 曰:“此(垣衣)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。其生石上者名昔邪

解释词语“属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属昔: 拼音:shǔ xī 注音:ㄕㄨˇ ㄒㄧ 词语解释: 犹宿昔,以前。 宋 叶适 《除淮西提举谢表》:“属昔荒残,在权宜而当省;於今垦闢,盖吏道之滋繁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基本字义: 同一家族的:亲~。眷~。烈~。 类别:金~。吾~。 有管辖关系的,归类:~于。~下。~地。归~。直~。附~。隶~。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,“科”下有“属”,“属”下有“种”。 系,是:~实。纯~谣言。 用十

解释词语“感今怀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感今怀昔: 拼音:gǎn jīn huái xī 注音:ㄍㄢˇ ㄐㄧㄣ ㄏㄨㄞˊ ㄒㄧ 词语解释: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八引 晋 潘岳 《为诸妇祭庾新妇文》:“髣髴未行,顾瞻弗获,伏膺饮泪,感今怀昔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抚存悼亡,感今怀昔。”亦作“ 感今惟昔 ”、“ 感今思昔 ”。 晋 卢谌 《赠刘琨》诗:“瞻彼日月,迅过俯仰;感今惟昔,口

解释词语“感今思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感今思昔: 拼音:gǎn jīn sī xī 注音:ㄍㄢˇ ㄐㄧㄣ ㄙㄧ ㄒㄧ 词语解释: 见“ 感今怀昔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感” 的基本字义: 觉出:~触。~觉。~性。~知(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)。~官。 使在意识、情绪上起反应;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:~动。~想。反~。好~。情~。敏~。~染。~召。~慨。~喟。~叹。 含有“感” 的词语: 感愧 感慨 感今思昔 感

解释成语“抚髀长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髀长叹: 拼音:fǔ bì cháng t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抚髀兴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感慨 成语解释: 髀:股部,大腿。抚摩大腿,发出长长的叹息。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不觉抚髀长叹道:‘事皆前定,……安能久于人世乎!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抚” 的基本字义: 慰

解释成语“抚景伤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景伤情: 拼音:fǔ jǐng shāng qíng成语简拼:fjsq发音:("xxzl.com.40807245715652"); 成语繁体:抚景傷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触景生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即景生情 成语解释: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。 成语出处: 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登高望远,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

解释成语“忆苦思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忆苦思甜: 拼音:yì kǔ sī tián成语简拼:ykst发音:("xxzl.com.407181511442"); 成语繁体:憶苦思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、被剥削的痛苦;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;从而提高思想觉悟。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

解释成语“抚背扼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背扼喉: 拼音:fǔ bèi è hóu成语繁体:抚背搤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扼喉抚背、拊背扼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控制要害 成语解释: 抚:按着;扼:掐着。比喻扼据要冲,制敌死命 成语出处: 唐·卢照邻《穷鱼赋》:“拖鳍挫鬎,抚背扼喉。”英语翻译:occupy a sterategte post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抚” 的

解释成语“抚膺顿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膺顿足: 拼音:fǔ yīng dùn z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捶胸顿足、拊膺顿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悲痛时 成语解释: 抚膺:拍着胸膛;顿足:以脚跺地。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荆公展转寻思,抚膺顿足,懊悔不迭。”英语翻译: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

解释成语“非昔是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非昔是今: 拼音:fēi xī shì jīn成语简拼:fxsj注音:ㄈㄟ ㄒㄧ ㄕㄧˋ ㄐ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71924433098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今是昔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否定过去 成语解释: 昔:过去。今:现在。认为过去是错误的,现在是正确的。 成语出处: 《宣和书谱·隶书叙论》:“秦并六国

解释成语“抚今追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今追昔: 拼音:fǔ jīn zhuī xī成语简拼:fjzx注音:ㄈㄨˇ ㄐㄧㄣ ㄓㄨㄟ ㄒㄧ发音:("xxzl.com.4071922383007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谈古论今、抚今悼昔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分句;指谈古论今 成语解释: 抚:按;摸;接触;今:当前;眼下;追:回想;昔:过去。接触到当前的情景;回想追念

解释成语“忆昔抚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忆昔抚今: 拼音:yì xī fǔ jīn注音:ㄧˋ ㄒㄧ ㄈㄨˇ ㄐㄧㄣ成语繁体:憶昔抚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分句;指今昔对比 成语解释: 回忆昔日,看看今天 成语例子: 忆昔抚今,我思绪万千英语翻译:recall past suffering and think over the source of presen

解释成语“抚掌击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掌击节: 拼音:fǔ zhǎng jī jié成语简拼:fzjj发音:("xxzl.com.4080237003910"); 成语繁体:抚掌撃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手语 成语解释: 抚掌:拍手。击节:打拍子。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。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便着衣帻而舞。导令坐者抚掌击节。” 成语例子: 《魏略

解释成语“攀今比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攀今比昔: 拼音:pān jīn bǐ x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古今对比 成语解释: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 成语出处: 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系帅》:“你攀今比昔!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,关大王面赤非干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攀” 的基本字义: 抓住东西向上爬:~登。~高。~越。~桂(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)。~折(z

解释成语“抚今悼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今悼昔: 拼音:fǔ jīn dào xī成语简拼:fjdx注音:ㄈㄨˇ ㄐㄧㄣ ㄉㄠˋ ㄒㄧ发音:("xxzl.com.407201529508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抚今追昔、抚今思昔、抚今痛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谈古论今 成语解释: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子龙《张邵阳诔》:“抚今

解释成语“抚今思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今思昔: 拼音:fǔ jīn sī xī成语简拼:fjsx注音:ㄈㄨˇ ㄐㄧㄣ ㄙㄧ ㄒㄧ发音:("xxzl.com.4072015345086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抚今痛昔、抚今追昔、抚今悼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谈古论今 成语解释: 见“抚今悼昔”。 成语出处: 秦牧《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》:“抚今思昔,心

解释成语“抚今痛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今痛昔: 拼音:fǔ jīn tòng xī成语简拼:fjtx注音:ㄈㄨˇ ㄐㄧㄣ ㄊㄨㄙˋ ㄒㄧ发音:("xxzl.com.4072015375089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抚今思昔、抚今追昔、抚今悼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谈古论今 成语解释: 见“抚今悼昔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释愤》:“感惠忘仇,

解释成语“抚孤恤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孤恤寡: 拼音:fǔ gū xù guǎ成语繁体:抚孤卹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恤:救济。指养育孤儿,救助寡妇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桑林奇遇》:“守经行权,各有其时,抚孤恤寡,存乎一念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抚” 的基本字义: 慰问:~恤(安慰和周济)。~慰。安~。~爱。 扶持

解释成语“抚梁易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梁易柱: 拼音:fǔ liáng yì zhù成语繁体:抚樑易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抚:用手托着;易:更换。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,抽换房柱。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: 晋·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纣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皮日休《鹿门隐书六十篇序》:“夫桀、纣之君,握钩伸铁,抚梁易柱,手格熊罴,走及

解释成语“今昔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今昔之感: 拼音:jīn xī zhī gǎn成语简拼:jxzg发音:("xxzl.com.40806261913045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表示对世事的感慨 成语解释: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4回:“诸旧好俱在,谭孝若已作古人。今昔之感,凄怅莫状。”成语辨形:昔,不能写作“惜”。 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