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惝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惝恍: 拼音:chǎng huǎng 注音:ㄔㄤˇ ㄏㄨㄤˇ 词语解释: ◎ 惝恍 chǎnghuǎng (1) ∶失意;不愉快 步徒倚而遥思兮,怊惝恍而乖怀。——屈原《远游》 (2) ∶模糊不清;恍惚 视眩眠而无见兮,听惝恍而无闻。——《史记》 -- (1).见“ 惝怳 ”。 (2).犹敞广。 宋 李格非 《洛阳名园记·水北胡氏园》:“有亭榭花木,率 词语 学习资料 -348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恍若隔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恍若隔世: 拼音:huǎng ruò gé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恍如隔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或事物的巨大变化 成语解释: 恍:仿佛;世:三十年为一世。仿佛隔了一世。指因人事、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: 明·袁宏道《锦帆集·天池》:“屏山献青,画恋滴翠,两年尘土面目,为之洗尽。马首红尘,恍若隔世矣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浮出海面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恍恍惚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恍恍惚惚: 拼音:huǎng huǎng hū hū注音: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ㄏㄨ ㄏㄨ成语繁体:怳怳惚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恍恍忽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志 成语解释: 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 成语出处: 唐·赵蕤《反经·知人》:“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,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。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恍恍忽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恍恍忽忽: 拼音:huǎng huǎng hū hū注音: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ㄏㄨ ㄏㄨ成语繁体:怳怳忽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恍恍惚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志 成语解释: 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:‘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!’”英语翻译:faintly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梦寐不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梦寐不忘: 拼音:mèng mèi bù wàng成语繁体:夢寐不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念念不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永远记住 成语解释: 梦寐:在睡梦中。在梦中也念念不忘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17节:“吾知我必有复与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辈所梦寐不忘,一日大事之日,吾以是自信,吾以是自慰。” 成语例子: 钱钟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寤寐不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寤寐不宁: 拼音:wù mèi bù ní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寤:醒时;寐:睡时;寤寐:日夜。日夜都不得安宁。形容十分惊慌与焦虑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是夜玄宗与杨妃同寝,毕竟因心中有事,寤寐不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寤” 的基本字义: 睡醒:“七日而~”。~寐以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寤寐求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寤寐求之: 拼音:wù mèi qiú zhī成语简拼:wmqz发音:("xxzl.com.40805531811541"); 成语繁体:寤寐裘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希望迫切 成语解释: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我将寤寐求之英语翻译:lo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夜不成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夜不成寐: 拼音:yè bù chéng mèi成语简拼:ybcm发音:("xxzl.com.4080509409878"); 成语繁体:亱不成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寐:睡着。形容因心中有事,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。 成语出处: 宋 洪迈《夷坚志 乙志卷八 虔州城楼》:“明日而先公言:‘汝夜何所往?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夙夜梦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夙夜梦寐: 拼音:sù yè mèng mèi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夙夜:早晚。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此诚臣区区之愿,夙夜梦寐,尽心所计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夙” 的基本字义: 早:~夜。~兴(xīng )夜寐。 素有的,旧有的:~日。~怨。~愿。~志。~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夙兴夜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夙兴夜寐: 拼音:sù xīng yè mèi成语简拼:sxym注音:ㄙㄨˋ ㄒㄧㄥ ㄧㄜˋ ㄇ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1928640"); 成语繁体:夙興亱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起早摸黑、夜以继日反义词:饱食终日、游手好闲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劳。夙:早;兴:起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寝不成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寝不成寐: 拼音:qǐn bù chéng mèi成语简拼:qbcm注音:ㄑㄧㄣˇ ㄅㄨˋ ㄔㄥˊ ㄇ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06479704"); 成语繁体:寢不成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寝不聊寐反义词:高枕无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心情 成语解释: 见“寝不聊寐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寝寐求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寝寐求贤: 拼音:qǐn mèi qiú xián成语繁体:寢寐裘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求贤若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寝寐:躺在床上睡觉。连睡觉做梦都在寻求贤人。形容求贤若渴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十月初二日,内阁奉上谕:‘朕承祖宗鸿业,寝寐求贤,以贤治道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寝” 的基本字义: 睡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恍然若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恍然若失: 拼音:huǎng rán ruò shī成语简拼:hrrs发音:("xxzl.com.40807423616619"); 成语繁体:怳然若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若有所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神态 成语解释: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迷离恍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迷离恍惚: 拼音:mí lí huǎng hū成语简拼:mlhh发音:("xxzl.com.4071909542445"); 成语繁体:迷離怳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扑朔迷离反义词:一目了然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形容事物 成语解释: 模糊闪烁;分辨不清;似有若无。 成语出处: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神情恍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神情恍惚: 拼音:shén qíng huǎng hū成语简拼:sqhh成语繁体:神情怳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精神恍惚、神思恍惚反义词:泰然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 成语解释: 神志不清,心神不定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悦自杀岳后,神情恍惚,不复如常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3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夕寐宵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夕寐宵兴: 拼音:xī mèi xiāo xīng成语简拼:xmxx注音:ㄒㄧ ㄇㄟˋ ㄒㄧㄠ ㄒㄧ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310155056"); 成语繁体:夕寐宵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夙兴夜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终日勤谨慎,不敢懈怠。 成语出处: ? 成语例子: 《南史·宋纪·武帝》:“是故夕寐宵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迷离惝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迷离惝恍: 拼音:mí lí chǎng huǎng成语简拼:mlch注音:ㄇㄧˊ ㄌㄧˊ ㄔㄤˇ ㄏㄨㄤˇ发音:("xxzl.com.4071907322342"); 成语繁体:迷離惝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模糊不清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、定语;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成语解释: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成语出处: 清 纪昀《阅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恍然自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恍然自失: 拼音:huǎng rán zì shī成语繁体:怳然自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解释: 恍然:仿佛;自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。形容猛然醒悟后,心神不定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程客恍然自失道:‘莫非是做梦么?’” 成语例子: 梁启超《节本明儒学案·吴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精神恍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精神恍忽: 拼音:jīng shén huǎng hū成语繁体:精神怳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精神恍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精神不集中 成语解释: 恍忽:糊里糊涂的样子。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。 成语出处: 《文选·宋玉〈神女赋〉》:“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。” 成语例子: 在大姐失踪之后,我精神恍忽。领导上这时又要我写个大姐的简历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心神恍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心神恍惚: 拼音:xīn shén huǎng hū成语简拼:xshh注音:ㄒㄧㄣ ㄕㄣˊ ㄏㄨㄤˇ ㄏㄨ发音:("xxzl.com.4080400556862"); 成语繁体:心神怳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神不定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的心情 成语解释: 恍惚:神志不清,精神不集中。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2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