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搓手跺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搓手跺脚: 拼音:cuō shǒu duò jiǎo成语繁体:搓手跥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搓手顿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焦急的样子 成语解释: 搓:手相摩。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8回:“自己又不会水,急得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脚,无法可施。”英语翻译:rub one's hands and st

解释成语“垫脚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垫脚石: 拼音:diàn jiǎo shí注音:ㄉㄧㄢˋ ㄐㄧㄠˇ ㄕㄧˊ成语繁体:墊脚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绊脚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: 梁实秋《谈考试》:“冒冒然去应试,只是凑热闹,劳民伤财,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你不是

解释成语“大手大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手大脚: 拼音:dà shǒu dà jiǎo成语简拼:dsdj注音:ㄉㄚˋ ㄕㄡˇ ㄉㄚˋ ㄐㄧㄠˇ发音:("xxzl.com.407192830326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挥金如土、铺张浪费、挥霍无度、一掷千金反义词:节衣缩食、精打细算、省吃俭用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用于批评场合 成语解释: ①

解释成语“腥手污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腥手污脚: 拼音:xīng shǒu wū jiǎ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蔑视的语气 成语解释: 腥:弄脏;污:污染。指污染了手脚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2回:“你这伙反贼,快早早下马受缚,省得我腥手污脚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腥” 的基本字义: 像鱼的气味:~气。血~。~膻。~秽。~臭。~臊。~风血

解释成语“毛手毛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毛手毛脚: 拼音:máo shǒu máo jiǎo成语简拼:msmj注音:ㄇㄠˊ ㄕㄡˇ ㄇㄠˊ ㄐㄧㄠˇ发音:("xxzl.com.4071911472535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粗心大意、马马虎虎反义词:认认真真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补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做事粗心,不细致。 成语出处: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7

解释成语“蓬头赤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蓬头赤脚: 拼音:péng tóu chì jiǎo成语简拼:ptcj发音:("xxzl.com.4072105056416"); 成语繁体:蓬頭赤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蓬头赤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头发蓬乱,光着脚丫。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。 成语出处: 明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一回:“被人打得蓬

解释成语“拍手拍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拍手拍脚: 拼音:pāi shǒu pāi jiǎ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手舞足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兴奋时 成语解释: 形容人极其喜悦,兴奋时的动作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4回:“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:‘……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,见见什面,才不负此一生呢?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拍” 的基本字义: 用手

解释成语“生手生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手生脚: 拼音:shēng shǒu shēng jiǎo注音:ㄕㄥ ㄕㄡˇ ㄕㄥ ㄐㄧㄠ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行家里手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不熟练 成语解释: 生:不熟练。形容对某事不熟悉 成语出处: 端木蕻良《鹭鸶湖的忧郁》:“他生手生脚的,心头忐忑的跳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生” 的基本字义: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

解释成语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: 拼音: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搬石砸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 成语出处: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活该!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千万别把我当人》:“这在物理上叫‘变压器效应

解释成语“惊慌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慌失措: 拼音:jīng huāng shī cuò成语简拼:jhsc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 ㄕㄧ ㄘㄨㄛ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400416461"); 成语繁体:驚慌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、张皇失措反义词:泰然自若、谈笑自若、处处泰然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

解释成语“慌里慌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慌里慌张: 拼音:huāng lǐ huāng zhāng注音:ㄏㄨㄤ ㄌㄧˇ ㄏㄨㄤ ㄓㄤ成语繁体:慌裏慌張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慌手慌脚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不安 成语解释: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成语出处: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

解释成语“慌不择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慌不择路: 拼音:huāng bù zé lù成语简拼:hbzl注音:ㄏㄨㄤ ㄅㄨˋ ㄗㄜˊ ㄌ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45915654"); 成语繁体:慌不擇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饥不择食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1回:“

解释成语“意乱心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意乱心慌: 拼音:yì luàn xīn huāng成语繁体:意亂心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意急心忙、心慌意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心中惊慌忙乱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一旦有警,早已吓得意乱心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意” 的基本字义: 心思:~思。~见。~义。~味。~念。~志(为了达

解释成语“心慌意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慌意乱: 拼音:xīn huāng yì luàn成语简拼:xhyl注音:ㄒㄧㄣ ㄏㄨㄤ ㄧˋ ㄌㄨㄢˋ发音:("xxzl.com.4071844581615"); 成语繁体:心慌意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烦意乱、心神不定、心如乱麻反义词:心旷神怡、从容不迫、心平气和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心里慌乱;没

解释成语“洗脚上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洗脚上船: 拼音:xǐ jiǎo shàng chuán成语简拼:xjsc注音:ㄒㄧˇ ㄐㄧㄠˇ ㄕㄤˋ ㄔㄨ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305916065"); 成语繁体:洗脚上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居于水滨,舟行极便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:“又劝权夹水口立坞”裴松之

解释成语“绊手绊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绊手绊脚: 拼音:bàn shǒu bàn jiǎo注音:ㄅㄢˋ ㄕㄡˇ ㄅㄢˋ ㄐㄧㄠˇ成语繁体:絆手絆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碍手碍脚反义词:无拘无束 成语用法: 作状语、定语;指不顺利 成语解释: 碍事 成语出处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他认为田地是样‘绊手绊脚的东西’,不知道多少人安土重迁。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

解释成语“缩头缩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缩头缩脚: 拼音:suō tóu suō jiǎo成语繁体:縮頭縮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缩头缩脑反义词:大大方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放不开 成语解释: 缩:收缩。形容畏缩、躲闪 成语出处: 清·觉佛《女英雄》:“你想这样缩头缩脚,反让金人耀武扬威,还能成为个国度吗?” 成语例子: 你不要缩头缩脚,得大胆行动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跌脚拌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脚拌手: 拼音:diē jiǎo bàn shǒ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跌脚绊手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受到阻碍或牵制,不能放手去干事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8回:“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,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,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跌” 的基本字义: 摔:~跤。~倒

解释成语“扭手扭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扭手扭脚: 拼音:niǔ shǒu niǔ jiǎ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捏捏扭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装模作样 成语解释: 身体左右扭动。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9回:“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。”英语翻译:with an evil grace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扭” 的基本字义: 转动,扳转:

解释成语“束手缚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缚脚: 拼音:shù shǒu fù jiǎo成语简拼:ssfj注音:ㄕㄨˋ ㄕㄡˇ ㄈㄨˋ ㄐㄧㄠˇ成语繁体:束手縛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束脚、束手束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做事过分小心,不敢放手 成语解释: 见“束手束脚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,目中无人,到处以强为胜,一遇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