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秀色可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色可餐: 拼音:xiù sè kě cān成语简拼:xskc注音:ㄒㄧㄨˋ ㄙㄜˋ ㄎㄜˇ ㄘㄢ发音:("xxzl.com.4080401326904"); 成语繁体:秀色可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秀外慧中、国色天香反义词:其貌不扬、面目可憎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。形容女性

解释成语“微不足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微不足道: 拼音:wēi bù zú dào成语简拼:wbzd注音:ㄨㄟ ㄅㄨˋ ㄗㄨˊ ㄉㄠ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53051152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微乎其微、不足挂齿反义词:举足轻重、硕大无朋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指意义、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。微:小;足:值得;道:谈。

解释成语“微言精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微言精义: 拼音:wēi yán jīng y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微言大义、微言大指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语言功夫好 成语解释: 微:精深;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语出处: 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绝,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

解释成语“见微知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微知著: 拼音:jiàn wēi zhī zhù成语简拼:jwzz注音:ㄐㄧㄢˋ ㄨㄟ ㄓㄧ ㄓㄨㄛ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3915700"); 成语繁体:見微知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原始见终、因小见大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成语解释: 微:微小;著:明显。看到一点苗头;就知道

解释成语“积微致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积微致著: 拼音:jī wēi zhì zh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微成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积少成多 成语解释: 积:集聚;微:细微;著:显著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经过长期积累,就会变得显著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廖》:“积微致著,累浅成深,鸿羽所以沉龙舟,群轻所以折劲轴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积” 的基本字义: 聚集:~少成多。处心~

解释成语“一时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时之秀: 拼音:yī shí zhī xiù成语简拼:yszx发音:("xxzl.com.40806090212636"); 成语繁体:一時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 成语解释: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·冯

解释成语“东南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南之秀: 拼音:dōng nán zhī xiù成语简拼:dnzx注音:ㄉㄨㄙ ㄣㄢˊ ㄓㄧ ㄒㄧ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002712035"); 成语繁体:東南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南之美、东南竹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王筠传》:“筠曰:

解释成语“刻画入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刻画入微: 拼音:kè huà rù wēi成语简拼:khrw发音:("xxzl.com.40807400616463"); 成语繁体:刻畫入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栩栩如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微:细小。精心细致地描摹,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。形容认真细致,一丝不苟。 成语出处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

解释成语“秀而不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而不实: 拼音:xiù ér bù shí成语简拼:xebs注音:ㄒㄧㄨˋ ㄦˊ ㄅㄨˋ ㄕㄧ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522311477"); 成语繁体:秀而不實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华而不实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秀:庄稼吐穗开花;实:结果实。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,实际并无成就

解释成语“见微知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微知萌: 拼音:jiàn wēi zhī méng成语简拼:jwzm注音:ㄐㄧㄢˋ ㄨㄟ ㄓㄧ ㄇㄥ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2515684"); 成语繁体:見微知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微知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成语解释: 微:细微。萌:发生。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,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

解释成语“秀才人情半张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人情半张纸: 拼音:xiù cái rén qíng bàn zhāng zh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人情纸半张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谊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 成语出处: 明·玩花主人《妆楼记·考试》:“自古道:‘秀才人情半张纸’,聊备

解释成语“白龙微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白龙微服: 拼音:bái lóng wēi fú成语繁体:白龍微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白龙鱼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贵人微服出巡 成语解释: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,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:“昔白龙下清泠之渊,化为鱼。渔者豫且射中其目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黄遵宪《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》:“秋草木兰驰道静,白龙微服记为鱼。”

解释成语“通幽动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幽动微: 拼音:tōng yōu dòng wēi成语简拼:tydw注音:ㄊㄨㄙ ㄧㄡ ㄉㄨㄙˋ ㄨㄟ发音:("xxzl.com.4080308064890"); 成语繁体:通幽動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通幽洞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通幽洞微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推五岳即须臾,制约宇宙,造化之内,无

解释成语“微言大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微言大指: 拼音:wēi yán dà zh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微言大义、微言精义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语言功夫好 成语解释: 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语出处: 清·龚自珍《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》:“传山右阎氏之绪学,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,闵秦火之郁俨,悼孔泽之不完具。”英语翻译:pr

解释成语“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: 拼音: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成语繁体: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不出门,而知天下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学习的作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驴辩》:“

解释成语“穷纤入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纤入微: 拼音:qióng xiān rù wēi成语繁体:窮縴入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穷幽极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求学 成语解释: 穷:寻求到尽头;纤:细小。深入探求深奥的学问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刘徽《序》:“虽曰九数,其能穷纤入微,探测无方,至于以法相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穷” 的基本字义: 缺乏财物:贫~。~

解释成语“知微知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微知彰: 拼音:zhī wēi zhī zhāng成语简拼:zwzz注音:ㄓㄧ ㄨㄟ ㄓㄧ ㄓㄤ发音:("xxzl.com.4072332181031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微知章、知章知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微:细小。彰:明显。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,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。形容了解事物

解释成语“黍离麦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黍离麦秀: 拼音:shǔ lí mài xiù成语简拼:slmx注音:ㄕㄨˇ ㄌㄧˊ ㄇㄞˋ ㄒㄧㄨˋ成语繁体:黍離麥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故宫禾黍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哀伤亡国之辞 成语解释: 哀伤亡国之辞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磨,中心摇摇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僮兮,不与我

解释成语“目秀眉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秀眉清: 拼音:mù xiù méi q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眉清目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人的外貌 成语解释: 目:眼睛;秀:秀丽;眉:眉毛;清:清新。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更兼目秀眉清,唇红齿白,发挽乌云,指排削玉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渐渐

解释成语“后进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后进之秀: 拼音:hòu jìn zhī xiù成语简拼:hjzx注音:ㄏㄡˋ ㄐㄧㄣˋ ㄓㄧ ㄒㄧ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72029315422"); 成语繁体:后進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后起之秀、后来之秀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 成语解释: 犹言后起之秀。 成语出处: 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畅少与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