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: 拼音: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成语简拼:dyzjs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359061"); 成语繁体: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难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慨叹 成语解释: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

解释成语“才尽词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才尽词穷: 拼音:cái jìn cí qióng成语繁体:才儘詞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学识 成语解释: 词:文词;穷:尽。才学用尽,言词枯竭。形容学识浅薄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7回:“众人不知其意,只当他受了半日折磨,精神耗散,才尽词穷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才” 的基本字义: 能力:~能。口

解释成语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: 拼音:yǐ jǐ zhī xīn,dù rén zh fù成语简拼:yjzxdrzf注音:ㄧˇ ㄐㄧˇ ㄓㄧ ㄒㄧㄣ ,ㄉㄨㄛˊ ㄖㄣˊ ㄓㄧ ㄈ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14903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己度人、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用自己

解释成语“恕己及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恕己及人: 拼音:shù jǐ jí ré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恕己及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宽恕别人 成语解释: 恕:宽恕。宽恕自己,推及别人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慈心于物,恕己及人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曾巩《节相制》:“束发修身,有恕己及人之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恕” 的基本字义: 原谅,宽容:~宥。

解释成语“正人先正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正人先正己: 拼音: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以身作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以身作则 成语解释: 正:正直,公正。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成语出处: 王朔《永失我爱》:“这也就是我自个,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,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做到正人先

解释成语“舍己就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舍己就人: 拼音:shě jǐ jiù rén成语简拼:sjjr发音:("xxzl.com.40806121012864"); 成语繁体:捨己就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己从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顾全大局 成语解释: 舍:弃;就:顺。放弃自己的意见,服从众人的主张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稽于众,舍己从人。”《孟

解释成语“威福自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威福自己: 拼音:wēi fú zì jǐ注音:ㄨㄟ ㄈㄨˊ ㄗㄧˋ ㄐㄧ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威福由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大权在握,独断专行 成语解释: 威福:指赏罚。任赏任罚,自己一人说了算。比喻大权在握,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尉迟迥传》:“杨坚以凡庸之才,藉后父之势,挟幼主而令天下,威福自己,赏罚无章,不臣之迹,

解释成语“夺锦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夺锦才: 拼音:duó jǐn cái成语繁体:奪錦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夺锦:夺锦袍。争夺锦袍的才华。形容才华超群,后来居上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宋之问传》:“之问俄倾献,后览之嗟赏,更夺锦袍以赐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高启《谢赐衣》:“被泽徒深厚,渐无夺锦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夺” 的基本字义: 抢,强取

解释成语“倚马长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倚马长才: 拼音:yǐ mǎ cháng cái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倚马可待、倚马千言、才高倚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文章写得快 成语解释: 倚:靠着。比喻才思敏捷,文章写得快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7回:“两人不来多嘴,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,及倚马长才王式通,悉心研究……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倚” 的基本字义: 靠着,~靠。~

解释成语“一己之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己之私: 拼音:yī jǐ zhī sī成语简拼:yjzs发音:("xxzl.com.40805502811347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己之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个人的看法 成语解释: 指个人的私心、私利。 成语出处: 宋·李格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放乎一己之私,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,忽欲退享此得乎?” 成语例子: 上则扰

解释成语“正中己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正中己怀: 拼音:zhèng zhòng jǐ huái成语简拼:zzjh发音:("xxzl.com.40807123615174"); 成语繁体:正中己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正中其怀、正中下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符合心意 成语解释: 正合自己的心意。同“正中下怀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:“夏婆子听了,

解释成语“自学成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学成才: 拼音:zì xué chéng cái注音:ㄗㄧˋ ㄒㄩㄝˊ ㄔㄥˊ ㄘㄞˊ成语繁体:自壆成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,总有几百万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自己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己人: 拼音:zì jǐ rén注音:ㄗㄧˋ ㄐㄧˇ ㄖㄣ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自家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自己人之间,什么臭架子、坏脾气都行;笑容愈亲密,礼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 成语例子: 张平《抉择》:“严书记提拔了你,你也自然

解释成语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: 拼音:yǐ jǐ zhī xīn,dù rén zhī xīn成语简拼:yjzxdrzx注音:ㄧˇ ㄐㄧˇ ㄓㄧ ㄒㄧㄣ ,ㄉㄨㄛˊ ㄖㄣˊ ㄓㄧ ㄒ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17903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己度人、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用

解释成语“高才硕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才硕学: 拼音:gāo cái shuò xué成语繁体:高才碩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才大学、高才博学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: 学:学问。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 成语出处: 唐·李纲《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》:“方今新定天下,开太平之业,起义功臣,行赏未遍;高才硕学,犹滞草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高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斗筲之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斗筲之才: 拼音:dǒu shāo zhī cái成语繁体:鬥蕱之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斗筲之材、斗筲之辈、斗筲之人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的气量狭小 成语解释: 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商鞅论》:“至于桑弘羊,斗筲之才,穿窬之智,无足言者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埋没人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埋没人才: 拼音:mái mò rén cá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爱才如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重视人才 成语解释: 不重视有才能的人,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如此佳人,当日把他误作男装,若非孤家看出,岂非埋没人才。” 成语例子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让他们有个发挥机会,不

解释成语“碌碌庸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碌碌庸才: 拼音:lù lù yōng cá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碌碌庸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平庸的人 成语解释: 碌碌:平庸的样子。指才能平庸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4回:“汝碌碌庸才,非经济之具,不可滥厕冠裳也。”英语翻译:a common person of no ability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碌”

解释成语“夫己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夫己氏: 拼音:fú jǐ shì注音:ㄈㄨˊ ㄐㄧˇ ㄕㄧ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那个人 成语解释: 指那个人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四年》:“终不曰公,曰夫己氏。” 成语例子: 柳亚子《赋诗遥奠邓择生先烈》:“廖先生遇害,夫己氏实为谋主,吾头可断,此语不可易也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夫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成

解释成语“安分守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安分守己: 拼音:ān fèn shǒu jǐ成语简拼:afsj注音: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发音:("xxzl.com.4071936443577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循规蹈矩反义词:违法乱纪、为非作歹、惹是生非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中性,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成语解释: 分:本分;守:保持;己:指自己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