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哑哑学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哑哑学语: 拼音:yā yā xué yǔ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呀呀学语、牙牙学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小孩说话的神情 成语解释: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: 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已生一子周岁,刚是哑哑学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哑” 的基本字义: 不能说话:聋~。~巴。~子吃黄连(歇后语,喻有苦难言)。 嗓子干涩发音困

解释成语“震耳欲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震耳欲聋: 拼音:zhèn ěr yù lóng成语简拼:zeyl注音:ㄓㄣˋ ㄦˇ ㄧㄩˋ ㄌㄨㄙˊ发音:("xxzl.com.4080502259392"); 成语繁体:震耳慾聾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振聋发聩反义词:万籁无声、万籁俱寂 成语用法: 兼语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声音很大 成语解释: 耳朵都要振聋了。形容很大;特别响。

解释成语“哑子吃黄连,说不出的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哑子吃黄连,说不出的苦: 拼音: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,shuō bù chū de k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黄连:中药,味苦。哑巴吃了黄连,嘴里说不出来。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只苦我国不知地理,哑子吃黄连,说不出的苦

解释成语“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: 拼音:bù yīn bù lóng,bù chéng gū gōng成语繁体:不喑不聾,不成姑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: 《释名·释首饰》:“不喑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英语翻译:You can't

解释成语“震聋发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震聋发聩: 拼音:zhèn lóng fā kuì成语简拼:zlfk注音:ㄓㄣˋ ㄌㄨㄙˊ ㄈㄚ ㄎㄨ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7232935982"); 成语繁体:震聾發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振聋发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 成语出处: 刘心武《写在水

解释成语“耳聋眼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聋眼花: 拼音:ěr lóng yǎn huā成语简拼:elyh发音:("xxzl.com.40718072494"); 成语繁体:耳聾眼蘤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耳聋眼瞎反义词:耳聪目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老年人 成语解释: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、视觉衰退。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成语出处: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0

解释成语“浓妆艳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妆艳服: 拼音:nóng zhuāng yàn fú成语简拼:nzyf注音:ㄋㄨㄙˊ ㄓㄨㄤ ㄧㄢˋ ㄈ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72103566367"); 成语繁体:濃妝艷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浓妆艳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见“浓妆艳裹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5回:“

解释成语“梳妆打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梳妆打扮: 拼音:shū zhuāng dǎ bàn成语简拼:szdb注音:ㄕㄨ ㄓㄨㄤ ㄉㄚˇ ㄅㄢˋ成语繁体:梳妝打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梳洗打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见“梳妆打扮”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二折:“张龙,将那李四的浑家,梳妆打扮的赏与张珪便了。” 成语例子: 李淑一《忽报人

解释成语“眼瞎耳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瞎耳聋: 拼音:yǎn xiā ěr lóng注音:ㄧㄢˇ ㄒㄧㄚ ㄦˇ ㄌㄨㄙˊ成语繁体:眼瞎耳聾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看不见也听不到。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: 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八场:“日本鬼子眼瞎耳聋,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眼” 的基本字义: 人和动物的视觉

解释成语“耳聋眼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聋眼瞎: 拼音:ěr lóng yǎn xiā成语简拼:elyx发音:("xxzl.com.40718072191"); 成语繁体:耳聾眼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耳聋眼黑反义词:耳聪目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受刺激时 成语解释: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,眼睛变瞎 成语出处: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那

解释成语“粉妆玉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粉妆玉琢: 拼音:fěn zhuāng yù zhuó成语简拼:fzyz注音:ㄈㄣˇ ㄓㄨㄤ ㄧㄩˋ ㄓㄨㄛˊ发音:("xxzl.com.4071924123074"); 成语繁体:粉妝玉琢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粉妆玉砌、粉装玉琢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、定语;形容女子妆饰白净 成语解释: 白粉装饰的,白玉雕成的。形容女子妆饰的

解释成语“粉妆玉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粉妆玉砌: 拼音:fěn zhuāng yù qì成语简拼:fzyq发音:("xxzl.com.4071829301034"); 成语繁体:粉妝玉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粉妆玉琢 成语用法: 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。 成语解释: 用白粉装饰;用白玉砌成。形容雪景;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。 成语出处: 《第一场雪》:“山川、河流、树木、房屋,全都罩上

解释成语“愁眉啼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愁眉啼妆: 拼音:chóu méi tí zhuāng成语简拼:cmtz发音:("xxzl.com.4080131502160"); 成语繁体:愁眉嗁妝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形容妇女的妖媚妆饰 成语解释: 愁眉:使眉细而曲折;啼妆: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。形容妇女的妖态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桓帝元嘉中,京都妇女作愁眉、

解释成语“粉妆银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粉妆银砌: 拼音:fěn zhuāng yín qì成语繁体:粉妝銀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粉妆玉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补语、定语;用于白色景观 成语解释: 妆:装饰;砌:堆砌。形容女子妆饰白皙、漂亮或白色晶莹透亮的景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0回:“贾母笑着,挽着凤姐的手,仍上了轿,带着众人说笑,出了夹道东门,四面粉妆银

解释成语“红妆素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红妆素裹: 拼音:hóng zhuāng sù guǒ成语简拼:hzsg发音:("xxzl.com.40718065270"); 成语繁体:紅妝素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雪过天晴的景象 成语解释: 红妆:妇女的红色装饰;素裹:淡雅装束。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。用以形容雪过天晴,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昭聋发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昭聋发聩: 拼音:zhāo lóng fā kuì成语简拼:zlfk注音:ㄓㄠ ㄌㄨㄙˊ ㄈㄚ ㄎㄨ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80317155587"); 成语繁体:炤聾發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振聋发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,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哑口无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哑口无言: 拼音:yǎ kǒu wú yán成语简拼:ykwy注音:ㄧㄚˇ ㄎㄡˇ ㄨˊ ㄧ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404716509"); 成语繁体:啞口無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张口结舌、默默无闻、理屈词穷反义词:振振有词、理直气壮、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像哑巴一样;说

解释成语“男扮女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男扮女妆: 拼音:nán bàn nǚ zhuāng成语简拼:nbnz发音:("xxzl.com.4080350206151"); 成语繁体:男扮女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男扮女装反义词:女扮男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乔装打扮 成语解释: 男人打扮成女人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乔太守见他男扮女妆……难道

解释成语“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: 拼音: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ā jiā wēng成语繁体:不癡不聾,不作阿家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2回:“又道‘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’。这个笑话,细细想去,却

解释成语“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: 拼音: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jiā wēng成语繁体:不癡不聾,不做家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第224卷:“鄙谚有之‘不痴不聋,不为家翁’,儿女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