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蹶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蹄: 拼音:juě tí 注音:ㄐㄩㄝˇ ㄊㄧ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蹶蹏 ”。 1.骡马之类以后蹄踢人。 (2).兽类之蹄残缺。 宋 葛立方 《韵语阳秋》卷十四:“﹝画马﹞其后 李伯时 得之,则马四足已败烂。 伯时 题之云:‘此马虽无追风奔电之足,然甚有生气。’因自作四足以补之……余因作六字四言云:‘刖足俄然增足,蹶蹄那害全蹄。还解追风奔电,不妨一跃 檀溪 。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踣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踣: 拼音:juě bó 注音:ㄐㄩㄝˇ ㄅㄛˊ 词语解释: 颠仆,跌倒。 宋 苏舜钦 《杜公求退第二表》:“气衰而步趋已艰,齿堕而语言不正;陟降左右则常虞蹶踣,议论政事则莫能开陈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蹶 屯蹶 风蹶 屹蹶 伤蹶 劣蹶 尥蹶子 吃蹶 百足之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蹶: 拼音:juě juě 注音:ㄐㄩㄝˇ ㄐㄩㄝˇ 词语解释: 疾行貌。 唐 司空图 《杂言》诗:“乌飞飞,兔蹶蹶,朝来暮去驱时节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中林之棘》:“行野蹶蹶,行国迈迈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2期:“大伯在鞋底上搕了搕烟灰,把烟袋往腰里一掖,就蹶蹶地走了。” (1).勤勉貌。《诗·唐风·蟋蟀》:“好乐无荒,良士蹶蹶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蹶蹶,动而敏於事也。” (2).惊动貌。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死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死: 拼音:juě sǐ 注音:ㄐㄩㄝˇ ㄙㄧˇ 词语解释: 颠仆而死。 清 褚人穫 《坚瓠广集·张小鬼》:“每岁为阴府行疫於四方。其将往也,蹶死於榻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蹶 屯蹶 风蹶 屹蹶 伤蹶 劣蹶 尥蹶子 吃蹶 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 百足之虫,断而不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失: 拼音:juě shī 注音:ㄐㄩㄝˇ ㄕㄧ 词语解释: 亦作“蹷失”。 失足跌倒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聂隐娘》:“﹝二女﹞能於峭壁上飞走,若捷猱登木,无有蹶失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冯道》:“过 井陘 之险,惧马蹷失,不敢怠於衔轡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拔: 拼音:juě bá 注音:ㄐㄩㄝˇ ㄅㄚˊ 词语解释: 掘取;拔出。 宋 朱熹 《奏推广御笔指挥二事状》:“民者邦之本,财者民之心,其心伤则其本伤,其本伤其支干凋瘁而根柢蹶拔矣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蹶 屯蹶 风蹶 屹蹶 伤蹶 劣蹶 尥蹶子 吃蹶 百足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角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角: 拼音:jué jiǎo 注音:ㄐㄩㄝˊ ㄐㄧㄠˇ 词语解释: ◎ 蹶角 juéjiǎo 叩头,额角叩地。角,额角 蹶角受化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-- 额角叩地。 南朝 梁 丘迟 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 夜郎 滇池 ,解辫请职; 朝鲜 昌海 ,蹶角受化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辞·徵调曲六》:“无劳凿空於 大夏 ,不待蹶角於蹛林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中》:“九服八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撒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撒: 拼音:juě sā 注音:ㄐㄩㄝˇ ㄙㄚ 词语解释: 暴露;被识破。 元 乔吉 《一枝花·私情》套曲:“不能够偷工夫恰喜喜欢欢,怕蹶撒也却忑忑忐忐,知消息早噥噥喃喃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蹶 屯蹶 风蹶 屹蹶 伤蹶 劣蹶 尥蹶子 吃蹶 百足之虫,至断不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机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机: 拼音:juě jī 注音:ㄐㄩㄝˇ ㄐㄧ 词语解释: 亦作“蹷机”。 造成手足痿痺的原因。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“出则以车,入则以輦,务以自佚,命之曰招蹷之机” 汉 高诱 注:“乘輦於宫中,游翔至於蹷机,故曰务以自佚也。” 毕沅 校注:“案此注全不諳文义而妄説。盖招,致也。蹷者,痿蹷。过佚则血脉不周通,骨干不坚利,故为致蹷之机括。”参见“ 蹶痿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 词语 学习资料 -25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蹶劣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蹶劣: 拼音:juě liè 注音:ㄐㄩㄝˇ ㄌㄧㄝ ˋ 词语解释: 疾起貌。《绿野仙踪》第四三回:“用手推了几推,只见 金鐘儿 一蹶劣坐起来,圆睁杏眼,倒竖蛾眉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蹶” 的基本字义: 跌倒。 挫折,失败:一~不振。 竭尽,枯竭:天下财产,何得不~? 踏,踩。 含有“蹶” 的词语: 一蹶不振 一蹶不兴 一蹶 屯蹶 风蹶 屹蹶 伤蹶 劣蹶 尥蹶子 吃蹶 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 百足之 词语 学习资料 -256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不足为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不足为道: 拼音:bù zú wéi dào成语繁体:不足為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值一提、何足挂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足:值得;道:说。不值得一说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此女棋本下劣,枉得其名,不足为道。” 成语例子: 区区小事,不足为道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 副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心有余而力不足: 拼音: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成语简拼:xyyz注音:ㄒㄧㄣ ㄧㄡˇ ㄧㄩˊ ㄦˊ ㄌㄧˋ ㄅㄨˋ ㄗ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8044231872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爱莫能助反义词:余勇可贾、行有余力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表婉约拒绝的意思 成语解释: 心里非常想做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微不足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微不足道: 拼音:wēi bù zú dào成语简拼:wbzd注音:ㄨㄟ ㄅㄨˋ ㄗㄨˊ ㄉㄠ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53051152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微乎其微、不足挂齿反义词:举足轻重、硕大无朋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指意义、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。微:小;足:值得;道:谈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足不窥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足不窥户: 拼音:zú bù kuī hù成语简拼:zbkh注音:ㄗㄨˊ ㄅㄨˋ ㄎㄨㄟ ㄏㄨˋ发音:("xxzl.com.40806110812789"); 成语繁体:足不窺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足不出门、足不出户反义词:走南闯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成语出处: 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他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齐足并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齐足并驰: 拼音:qí zú bìng chí成语繁体:齊足並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齐足并驱、并驾齐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驰:疾行,驰驱。并行前进,不分先后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齐” 的基本字义: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~整。参差不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足食足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足食足兵: 拼音:zú shí zú bīng成语简拼:zszb注音:ㄗㄨˊ ㄕㄧˊ ㄗㄨˊ ㄅㄧ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218173336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足兵足食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军备 成语解释: 食:粮食;兵:武器。粮食充足,武备修整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” 成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鼎分三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鼎分三足: 拼音:dǐng fēn sān zú成语简拼:dfsz注音:ㄉㄧㄥˇ ㄈㄣ ㄙㄢ ㄗ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80430558385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鼎足三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三方分立 成语解释: 见“鼎足三分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手足胼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手足胼胝: 拼音:shǒu zú pián zhī成语简拼:szpz注音:ㄕㄡˇ ㄗㄨˊ ㄆㄧㄢˊ ㄓ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手足重茧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含褒义,形容辛勤劳动 成语解释: 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墨翟《墨子 备梯》:“禽滑厘子事子墨子,三年,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。” 成语例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无足重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无足重轻: 拼音:wú zú zhòng qīng成语简拼:wzzq注音:ㄨˊ ㄗㄨˊ ㄓㄨㄙˋ ㄑㄧㄥ发音:("xxzl.com.4080508069764"); 成语繁体:無足重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足轻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、事、物 成语解释: 同“无足轻重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张居正《谢恩疏》:“则诸奴奴之口,诚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止足之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止足之戒: 拼音:zhǐ zú zhī ji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止:懂得适可而止;足:知道满足;戒:戒心。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,不要不知满足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任荤《王文宪集·序》:“安以岁暮之期,申以止足之戒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止” 的基本字义: 停住不动:~步。截~。 拦阻,使停住:~痛。禁~。 仅,只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