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: 拼音: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成语简拼:dyzjs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359061"); 成语繁体: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难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慨叹 成语解释: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

解释成语“含屈而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含屈而死: 拼音:hán qū ér s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负屈而亡、含冤而死反义词:含笑九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死不瞑目 成语解释: 含着委屈而死去 成语例子: 他在文革期间含屈而死成语故事:刘备当了皇帝后,关羽死在孙权手里。刘备急于派张飞去攻打东吴,就封张飞为车骑大将军,西乡侯。张飞听说关羽已死,就从阆中赶去见刘备领战。张飞回

解释成语“视死如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视死如生: 拼音:shì sǐ rú shēng成语简拼:ssrs注音:ㄕㄧˋ ㄙㄧˇ ㄖㄨˊ ㄕㄥ成语繁体:視死如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死若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等 成语解释: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。形容不怕死。同“视死若生”。 成语出处: 汉·晁错《守边劝农疏》:“故能使其众蒙矢石,赴汤火,视死如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死轻鸿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轻鸿毛: 拼音:sǐ qīng hóng máo成语繁体:死輕鴻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死重泰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鸿毛:大雁的毛。比喻死得微不足道,毫无意义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刘禹锡《谢中书张相公启》:“身侔蝉翼,何以受恩,死轻

解释成语“民不畏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民不畏死: 拼音:mín bù wèi sǐ成语简拼:mbws发音:("xxzl.com.408041312769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成语出处: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别了,司徒

解释成语“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: 拼音:qiú shēng bù néng,qiú sǐ bù dé成语繁体:裘生不能,裘死不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求生不生,求死不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解释: 想死死不了,想活活不了。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屡次要寻自尽,无奈众人日夜提防,真是求

解释成语“贼心不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贼心不死: 拼音:zéi xīn bù sǐ成语简拼:zxbs注音:ㄗㄟˊ ㄒㄧㄣ ㄅㄨˋ ㄙㄧˇ发音:("xxzl.com.4080352086283"); 成语繁体:賊心不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坏主意 成语解释: 不放弃坏念头,而继续做下去 成语出处: 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17章:“这伙强盗贼心不死,说不定下一

解释成语“死得其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得其所: 拼音:sǐ dé qí suǒ成语简拼:sdqs注音:ㄙㄧˇ ㄉㄜ ㄑㄧˊ ㄙㄨㄛˇ发音:("xxzl.com.408050117932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流芳百世、名垂青史反义词:死有余辜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指死得有价值;有意义。所:地方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 张普惠传》:“人

解释成语“后悔不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后悔不及: 拼音:hòu huǐ bù jí成语简拼:hhbj发音:("xxzl.com.40807411216540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后悔莫及反义词:亡羊补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形容悔恨或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 哀公六年》:“既成谋矣,何及其未作也,先诸?作而后悔,亦无及也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不到乌江心不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到乌江心不死: 拼音:bù dào wū jiāng xīn bù sǐ注音:ㄅㄨˊ ㄉㄠˋ ㄨ ㄐㄧㄤ ㄒㄧㄣ ㄅㄨˋ ㄙㄧˇ成语繁体:不到烏江心不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到黄河心不死反义词:知难而退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 成语解释: 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

解释成语“生来死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来死去: 拼音:shēng lái sǐ qù成语简拼:slsq发音:("xxzl.com.4080007521710"); 成语繁体:生來死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生死轮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: 死接着生,生接着死,轮回不停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·破魔变文》:“君不见生来死去,似蚁修还,为衣为食,如蚕

解释成语“死亡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亡枕藉: 拼音:sǐ wáng zhěn jiè成语简拼:swzj发音:("xxzl.com.40807371616362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死相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的很多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执政大屠杀记》:“那时前后都有枪弹,人多门狭,前面的枪又极近,死亡枕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置于死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置于死地: 拼音:zhì yú sǐ d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置” 的基本字义: 放,摆,搁:安~。布~。~放。~身。位~

解释成语“罪不容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不容死: 拼音:zuì bù róng sǐ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不容诛、罪不胜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罪恶极大 成语解释: 罪恶极大,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容于死。” 成语例子: 《平鬼传》第一回:“倘有恶贯满盈,罪不容死的,生擒前来,再以阴间刑法治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死心落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心落地: 拼音:sǐ xīn luò dì成语简拼:sxld注音:ㄙㄧˇ ㄒㄧㄣ ㄌㄨㄛˋ ㄉ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7213729692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死心搭地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死心塌地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安公子这几个头,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。

解释成语“方生方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方生方死: 拼音:fāng shēng fāng s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方:正在。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。” 成语例子: 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8月9日》:“我们是处在方生方死之间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方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悔之何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悔之何及: 拼音:huǐ zhī hé j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悔之不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悔:后悔。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吾有三失,晚而自觉,悔之何及!” 成语例子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6回:“无端草寇,背逆狂徒,天兵到此,尚不投降,直待骨肉为泥,悔之何及!”英语

解释成语“赴东海而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赴东海而死: 拼音:fù dōng hǎi ér sǐ成语繁体:赴東海而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人的决心 成语解释: 赴:往,去。跳进东海淹死。形容决心很大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彼则肆然而为帝,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,吾不忍为之民也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胡铨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:“不然,臣有赴东海而死,宁

解释成语“生死醉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死醉梦: 拼音:shēng sǐ zuì mèng注音:ㄕㄥ ㄙㄧˇ ㄗㄨㄟˋ ㄇㄥˋ成语繁体:生死醉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醉:沉酣。形容非常专心 成语出处: 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事物·戴进传》:“生死醉梦于绘事,故学精而业著,业著而名远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生” 的基本字义: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

解释成语“怕死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怕死鬼: 拼音:pà sǐ guǐ注音:ㄆㄚˋ ㄙㄧˇ ㄍㄨㄟ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胆小鬼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骂人 成语解释: 怕死的人 成语出处: 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14章:“这个怕死鬼,还真是煞费心机哪!” 成语例子: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九章:“闹半天是个草包,是个怕死鬼!”英语翻译:coward俄语翻译:тру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