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察三访四”的意思、解释

察三访四: 拼音:chá sān fǎng sì成语繁体:詧三訪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察见渊鱼反义词:不闻不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察:考查;访:探查。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饶这样,天天还是察三访四。自己再不看破些,且养身子。”英语翻译:inquire about

成语“秋豪之末”的意思、解释

秋豪之末: 拼音:qiū háo zhī mò成语简拼:qhzm注音:ㄑㄧㄡ ㄏㄠˊ ㄓㄧ ㄇㄛˋ发音:("2011040806450614361"); 成语繁体:秌豪之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秋毫之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。同“秋毫之末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,而太山为

成语“家至户察”的意思、解释

家至户察: 拼音:jiā zhì hù chá成语简拼:jzhc注音:ㄐㄧㄚ ㄓㄧˋ ㄏㄨˋ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252294155"); 成语繁体:家至户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巩《洪范传》:“夫天下至广,不可以家至户察,而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,盖得其要也。”

成语“疾风扫秋叶”的意思、解释

疾风扫秋叶: 拼音:jí fēng sǎo qiū yè成语简拼:jfsy注音:ㄐㄧˊ ㄈㄥ ㄙㄠˇ ㄑㄧㄡ ㄧㄜˋ发音:("201104080425428038"); 成语繁体:疾風掃秌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疾风扫落叶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力量强大,进展迅速,所向无阻 成语解释: 比喻力量强大、行动迅速,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。 成语出处: 宋

成语“毫不经意”的意思、解释

毫不经意: 拼音:háo bù jīng yì成语繁体:毫不經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毫不介意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解释: 毫:丝毫。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出处: 葛琴《罗警长》:“警长毫不经意的,从那黑泥中插过去,昂昂地跨着大的踏步。” 成语例子: 他那毫不经意的态度让人置疑英语翻译:not care a c

成语“无洞掘蟹”的意思、解释

无洞掘蟹: 拼音:wú dòng jué xiè成语简拼:wdjx注音:ㄨˊ ㄉㄨㄙˋ ㄐㄩㄝˊ ㄒㄧㄝ ˋ发音:("2011040806064312462"); 成语繁体:無洞掘蠏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事生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无事生非,故意找岔子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

成语“塞狗洞”的意思、解释

塞狗洞: 拼音:sāi gǒu dòng注音:ㄙㄞ ㄍㄡˇ ㄉㄨㄙˋ成语繁体:僿狗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5回:“我有三万银子,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。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!” 成语例子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哪怕‘塞狗

成语“微察秋毫”的意思、解释

微察秋毫: 拼音:wēi chá qiū háo成语简拼:wcqh注音:ㄨㄟ ㄔㄚˊ ㄑㄧㄡ ㄏㄠˊ发音:("2011040807112915091"); 成语繁体:微詧秌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秋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

成语“秋月春风”的意思、解释

秋月春风: 拼音:qiū yuè chūn fēng成语简拼:qycf注音:ㄑㄧㄡ ㄩㄝˋ ㄔㄨㄣ ㄈㄥ发音:("201104071902512168"); 成语繁体:秌月萅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春分秋月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泛指美好的时光 成语解释: 指良辰美景。也指美好的岁月。 成语出处: 唐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今年

成语“千秋万岁”的意思、解释

千秋万岁: 拼音:qiān qiū wàn suì成语简拼:qqws注音:ㄑㄧㄢ ㄑㄧㄡ ㄨㄢˋ ㄙㄨㄟˋ发音:("201104071904122222"); 成语繁体:千秌萬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千秋万代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状语;形容岁月长久 成语解释: 千年万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显学》:“今

成语“千秋万世”的意思、解释

千秋万世: 拼音:qiān qiū wàn shì成语简拼:qqws注音:ㄑㄧㄢ ㄑㄧㄡ ㄨㄢˋ ㄕㄧˋ发音:("201104072110286629"); 成语繁体:千秌萬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千龄万代、千秋万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多指世世代代 成语解释: ①千年万年,形容岁月长久。②婉言帝王之死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

成语“亟疾苛察”的意思、解释

亟疾苛察: 拼音:jí jí kē chá成语简拼:jjkc注音:ㄐㄧˊ ㄐㄧˊ ㄎㄜ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121361867"); 成语繁体:亟疾苛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指急剧猛烈,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且秦以任刀笔之吏,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。” 成语例子:

成语“习焉不察”的意思、解释

习焉不察: 拼音:xī yān bù chá成语简拼:xybc注音:ㄒㄧˊ ㄧㄢ ㄅㄨˋ ㄔㄚˊ发音:("2011040805153410098"); 成语繁体:習焉不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习而不察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 成

成语“千秋人物”的意思、解释

千秋人物: 拼音:qiān qiū rén wù成语简拼:qqrw注音:ㄑㄧㄢ ㄑㄧㄡ ㄖㄣˊ ㄨˋ发音:("2011040806042512334"); 成语繁体:千秌人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大人物 成语解释: 名垂后世的人物。 成语出处: 清·赵翼《赤壁》诗:“千秋人物三分国,一片山河百战场。” 成语例子:

成语“皮里春秋”的意思、解释

皮里春秋: 拼音:pí lǐ chūn qiū成语简拼:plcq注音:ㄆㄧˊ ㄌㄧˇ ㄔㄨㄣ ㄑㄧㄡ发音:("2011040806314513444"); 成语繁体:皮裏萅秌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皮里阳秋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褚裒传》:“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

成语“千秋万古”的意思、解释

千秋万古: 拼音:qiān qiū wàn gǔ成语简拼:qqwg注音:ㄑㄧㄢ ㄑㄧㄡ ㄨㄢˋ ㄍㄨˇ发音:("201104072110146625"); 成语繁体:千秌萬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万代千秋、千秋万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时间久长 成语解释: 犹言千秋万代,形容岁月长久。 成语出处: 唐·刘希夷《公子行》:“百年同谢

成语“春蛇秋蚓”的意思、解释

春蛇秋蚓: 拼音:chūn shé qiū yǐn成语简拼:csqy注音:ㄔㄨㄣ ㄕㄜˊ ㄑㄧㄡ ㄧㄣˇ发音:("201104080231223673"); 成语繁体:萅虵秌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春蚓秋蛇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法等 成语解释: 见“春蚓秋蛇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宋濂《序》:“近世以来,徇末而忘本,濡毫行墨,春蛇秋蚓之连翩。”

成语“春秋无义战”的意思、解释

春秋无义战: 拼音:chūn qiū wú yì zhàn成语简拼:cqwz发音:("201104080423517906"); 成语繁体:萅秌無義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非正义战争 成语解释: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正义战争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春秋无义战。’” 成语例子: 古人说:“春秋无义战。”于今帝

成语“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”的意思、解释

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: 拼音:dāng wéi qiū shuāng,wú wéi jiàn yáng成语繁体:當為秌霜,無為檻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槛:关家畜的栅栏。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摆布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荆书与东海王

成语“多故之秋”的意思、解释

多故之秋: 拼音:duō gù zhī qiū成语简拼:dgzq注音:ㄉㄨㄛ ㄍㄨˋ ㄓㄧ ㄑㄧㄡ发音:("2011040805571411800"); 成语繁体:多故之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多事之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成语解释: 多故:多变乱多患难;秋:指某个时期。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。 成语出处: 《金史·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