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冰雪聪明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雪聪明: 拼音:bīng xuě cōng míng成语简拼:bxcm注音:ㄅㄧㄥ ㄒㄩㄝˇ ㄘㄨㄙ ㄇㄧㄥˊ发音:("2011040806270713106"); 成语繁体:冰雪聰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聪明伶俐反义词:愚昧无知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很纯洁聪明 成语解释: 比喻人聪明非凡。 成语出处: 唐 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

成语“践冰履炭”的意思、解释

践冰履炭: 拼音:jiàn bīng lǚ tàn成语繁体:踐冰履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关系密切 成语解释: 践:踩;履:踏。踩冰踏炭。形容寒热同感,休戚与共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,登山浮涧,寒温燥湿,高下共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践” 的基本字义: 踩,踏:~踏。~履

成语“冰销叶散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销叶散: 拼音:bīng xiāo yè sàn成语简拼:bxys注音:ㄅㄧㄥ ㄒㄧㄠ ㄧㄜˋ ㄙㄢˇ发音:("201104080224083526"); 成语繁体:冰銷葉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消雾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事物消失 成语解释: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 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暂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

成语“饮冰食蘖”的意思、解释

饮冰食蘖: 拼音:yǐn bīng shí niè成语简拼:ybsn注音:ㄧㄣˇ ㄅㄧㄥ ㄕㄧˊ ㄋㄧㄝ ˋ发音:("201104080314035347"); 成语繁体:飲冰食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饮冰吞檗、饮冰茹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“蘖”念bò。谓生活清苦,为人清白。语本唐白居易《三年为刺史》诗之二:“三年为刺史,饮

成语“涣若冰消”的意思、解释

涣若冰消: 拼音:huàn ruò bīng xiāo成语简拼:hrbx注音:ㄏㄨㄢˋ ㄖㄨㄛˋ ㄅㄧㄥ ㄒㄧㄠ发音:("201104080743241667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涣若冰释、涣如冰释、涣然冰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等消除 成语解释: 犹言涣然冰释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王莹《答释法云书难范

成语“虎尾春冰”的意思、解释

虎尾春冰: 拼音:hǔ wěi chūn bīng成语简拼:hwcb注音:ㄏㄨˇ ㄨㄟˇ ㄔㄨㄣ ㄅㄧㄥ发音:("201104080147232555"); 成语繁体:虎尾萅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春冰虎尾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解释: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君牙》:“心之忧

成语“雪窖冰天”的意思、解释

雪窖冰天: 拼音:xuě jiào bīng tiān成语简拼:xjbt注音:ㄒㄩㄝˇ ㄐㄧㄠˋ ㄅㄧㄥ ㄊㄧㄢ发音:("201104080212233181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天雪窖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严寒地区 成语解释: 窖:收藏东西的地洞。到处是冰和雪。形容天气寒冷,也指严寒地区。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朱弁传》:“叹马角之未生,

成语“冰魂素魄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魂素魄: 拼音:bīng hún sù pò成语简拼:bhsp注音:ㄅㄧㄥ ㄏㄨㄣˊ ㄙㄨˋ ㄆㄛˋ发音:("201104080224033522"); 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魂雪魄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形容人品纯洁 成语解释: 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。 成语出处: 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四折:“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,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。”英语翻译

成语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: 拼音:wèi yuān qū yú,wèi cóng qū jué成语简拼:wyqywcqj注音:ㄨㄟˋ ㄧㄨㄢ ㄑㄩ ㄧㄩˊ ,ㄨㄟˋ ㄘㄨㄙˊ ㄑㄩ ㄐㄩㄝˊ发音:("201104080455289231"); 成语繁体: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

成语“冰清玉润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清玉润: 拼音:bīng qīng yù rùn成语简拼:bqyr注音:ㄅㄧㄥ ㄑㄧㄥ ㄧㄩˋ ㄖㄨㄣˋ发音:("201104071933553473"); 成语繁体:冰清玉潤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清玉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品 成语解释: 象冰一样晶莹,如玉一般润泽。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。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。 成

成语“渊停山立”的意思、解释

渊停山立: 拼音:yuān tíng shān lì成语简拼:ytsl发音:("201104080323476082"); 成语繁体:淵停山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渊渟岳立、渊渟岳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,如高山耸立。 成语出处: 清 钱谦益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》:“公生而孝友顺祥,笃诫明允,渊停山

成语“冰魂雪魄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魂雪魄: 拼音:bīng hún xuě pò成语简拼:bhxp注音:ㄅㄧㄥ ㄏㄨㄣˊ ㄒㄩㄝˇ ㄆㄛˋ发音:("201104071943023843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清玉洁、冰壶秋月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形容人品纯洁 成语解释: 冰、雪:如冰的透明,雪的洁白。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。 成语出处: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

成语“叶散冰离”的意思、解释

叶散冰离: 拼音:yè sǎn bīng lí注音:ㄧㄜˋ ㄙㄢˇ ㄅㄧㄥ ㄌㄧˊ成语繁体:葉散冰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离:离散。树叶飘散,冰雪消融。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 成语出处: 《宋书·刘穆之王弘传论》:“而祖宗之遗典,群公之旧章,莫不叶散冰离,扫地尽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叶” 的基

成语“钻冰求火”的意思、解释

钻冰求火: 拼音:zuān bīng qiú huǒ成语简拼:zbqh注音:ㄗㄨㄢˋ ㄅㄧㄥ ㄑㄧㄡˊ ㄏㄨㄛˇ发音:("2011040807235815584"); 成语繁体:鑽冰裘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缘木求鱼、徒劳无益、钻冰取火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比喻徒劳无功。 成语出处: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

成语“冰天雪地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天雪地: 拼音:bīng tiān xuě dì成语简拼:btxd注音:ㄅㄧㄥ ㄊㄧㄢ ㄒㄩㄝˇ ㄉㄧˋ发音:("201104071933513471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天寒地冻、千里冰封反义词:冰雪消融、大地回春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严冬季节到处是冰雪的景象 成语解释: 冰雪漫天盖地。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。

成语“渊涌风厉”的意思、解释

渊涌风厉: 拼音:yuān yǒng fēng lì成语简拼:yyfl注音:ㄧㄨㄢ ㄩㄥˇ ㄈㄥ ㄌㄧˋ发音:("201104080316005498"); 成语繁体:淵湧風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如水之涌,如风之疾。比喻谈吐滔滔不绝。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士有机变清锐,巧言绮粲,揽引譬喻,渊

成语“冰炭不相容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炭不相容: 拼音: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成语简拼:btbxr发音:("201104080402546998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冰炭不同器、水火不容反义词:和平共处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形容对立的事物 成语解释: 冰:冰块;炭:炭火;容:接纳。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成语出处: 宋 陆游《寄题李

成语“冰炭不同器”的意思、解释

冰炭不同器: 拼音:bīng tàn bù tóng qì成语简拼:btbq注音:ㄅㄧㄥ ㄊㄢˋ ㄅㄨˋ ㄊㄨㄙˊ ㄑㄧˋ发音:("20110408040316702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水火不容、势不两立反义词:和睦相处、和平共处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形容两种对立的事物 成语解释: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。比喻性

成语“不啻天渊”的意思、解释

不啻天渊: 拼音:bù chì tiān yuān成语简拼:bcty发音:("2011040807163115240"); 成语繁体:不啻天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壤之别反义词:不相上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解释: 不啻:无异于。渊:深潭。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。比喻差别极大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》:“吴有吴音

成语“钻火得冰”的意思、解释

钻火得冰: 拼音:zuān huǒ dé bīng成语简拼:zhdb注音:ㄗㄨㄢˋ ㄏㄨㄛˇ ㄉㄜ ㄅㄧㄥ发音:("2011040807280115857"); 成语繁体:鑽火得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缘木求鱼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。 成语出处: 《法苑珠林》第69卷:“窃闻声调响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