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因材施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因材施教: 拼音:yīn cái shī jiào成语简拼:ycsj注音:ㄧㄣ ㄘㄞˊ ㄕㄧ ㄐㄧㄠ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415610785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对症下药反义词:一视同仁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进行;教:教育。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

解释成语“弭耳受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弭耳受教: 拼音:mǐ ěr shòu jià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非常驯服 成语解释: 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听话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,作个引线,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弭” 的基本字义: 平息,停止,消除:~除。~谤(止息诽谤)。~患。~兵(

解释成语“明教不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明教不变: 拼音:míng jiào bù biàn成语简拼:mjbb发音:("xxzl.com.40805144610057"); 成语繁体:明教不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教令明确,让老百姓有所适从,便不会发生变乱。 成语出处: 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夫明赏不费,明刑不戮,明教不变,而民知于民务,国无异俗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有教无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教无类: 拼音:yǒu jiào wú lèi成语简拼:yjwl注音:ㄧㄡˇ ㄐㄧㄠˋ ㄨˊ ㄌㄟˋ发音:("xxzl.com.4080502389407"); 成语繁体:有教無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类:类别。不分贵贱贤愚;对各类人都进行教育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

解释成语“谆谆教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谆谆教导: 拼音:zhūn zhūn jiào dǎo成语简拼:zzjd发音:("xxzl.com.40805410810728"); 成语繁体:諄諄教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谆谆告诫、诲人不倦、循循善诱反义词:不教而诛、颐指气使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恳切、耐心地教导(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)。 成

解释成语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: 拼音: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,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成语繁体:壆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而后知不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

解释成语“谆谆教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谆谆教诲: 拼音:zhūn zhūn jiào huì成语繁体:諄諄教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谆谆教导反义词:不教而诛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指开导别人 成语解释: 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。恳切、耐心地启发开导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》:“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,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,期以进步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宁教我负人,莫教人负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宁教我负人,莫教人负我: 拼音:nìng jiào wǒ fù rén,mò jiào rén fù wǒ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负:辜负;莫:不要。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,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。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: 《斩鬼传》第六回:“宁教我负

解释成语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: 拼音:nìngjiàowǒfù tiānxiàrén,xiūjiào tiānxiàrén fùwǒ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宁教我负人,莫教人负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负:辜负;休:莫,不要。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,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。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: 明·

解释成语“言教身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教身传: 拼音:yán jiào shēn chu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言传身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既用言语来传授,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: 李欣《老生常谈续编·再谈百年树人》:“不能以身作则,言教身传,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,打算‘精选勤育’新生一代,是做不到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言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伤教败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伤教败俗: 拼音:shāng jiào bài sú成语简拼:sjbs注音:ㄕㄤ ㄐㄧㄠˋ ㄅㄞˋ ㄙㄨˊ成语繁体:傷教敗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伤化败俗、伤风败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多用来遣责 成语解释: 见“伤化败俗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马中锡《罪言》:“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,葬得善地,虽杀人巨盗,亦可获福;课得美占,虽弑

解释成语“三教九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教九流: 拼音:sān jiào jiǔ liú成语简拼:sjjl注音:ㄙㄢ ㄐㄧㄠˋ ㄐㄧㄨˇ ㄌㄧㄨˊ发音:("xxzl.com.4071857092010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三姑六婆、五行八作反义词:正人君子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

解释成语“经验教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经验教训: 拼音:jīng yàn jiào xùn成语繁体:經驗教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等 成语解释: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历史经验教训说明,不开放不行。” 成语例子: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四章:“我跟他

解释成语“杀彘教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彘教子: 拼音:shā zhì jiào zǐ成语简拼:szjz注音:ㄕㄚ ㄓㄧˋ ㄐㄧㄠˋ ㄗㄧˇ成语繁体:殺彘教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曾子杀彘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父母说话算数 成语解释: 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

解释成语“画荻教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画荻教子: 拼音:huà dí jiào zǐ成语简拼:hdjz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2015680"); 成语繁体:畫荻教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教子有方 成语解释: 荻:芦苇。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。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家贫,致以荻画地学书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生聚教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聚教养: 拼音:shēng jù jiào yǎng注音:ㄕㄥ ㄐㄨˋ ㄐㄧㄠˋ ㄧㄤˇ成语繁体:生聚教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生聚教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军民同心同德 成语解释: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积物力。指军民同心同德,积聚力量,发愤图强,以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: 续范亭《八一南阳府市场开幕大会朱总司令亲临训话……》诗:“万众欢呼精神旺,老帅

解释成语“教条主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教条主义: 拼音:jiào tiáo zhǔ yì注音:ㄐㄧㄠˋ ㄊㄧㄠˊ ㄓㄨˇ ㄧˋ成语繁体:教條主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本本主义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,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、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,就是,

解释成语“教无常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教无常师: 拼音:jiào wú cháng shī成语简拼:jwcs注音:ㄐㄧㄠˋ ㄨˊ ㄔㄤˊ ㄕㄧ发音:("xxzl.com.40807465016808"); 成语繁体:教無常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凡有长处者都可以为师 成语解释: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咸有一德》:“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变俗易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变俗易教: 拼音:biàn sú yì jiào成语简拼:bsyj注音:ㄅㄧㄢˋ ㄙㄨˊ ㄧˋ ㄐㄧㄠˋ发音:("xxzl.com.4071954314301"); 成语繁体:變俗易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变容改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改变原来的习惯 成语解释: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。 成语出处: 《管子七法》:“变俗易教,不知化

解释成语“三迁之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迁之教: 拼音:sān qiān zhī jiào成语简拼:sqzj成语繁体:三遷之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孟母三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教育后代 成语解释: 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载: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,起初住在公墓附近,孟子就模仿哭丧;后迁居集市,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;孟母迁居学堂附近,孟子从此学习礼节,要求上学。后人用“孟母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