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: 拼音:yī bō wèi píng,yī bō yòu qǐ成语简拼:ybwq注音:ㄧ ㄅㄛ ㄨㄟˋ ㄆㄧㄥˊ ,ㄧ ㄅㄛ ㄧㄡˋ ㄑㄧˇ发音:("201104080446388922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波三折反义词:风平浪静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比喻事情波折很多 成语解释: 一个浪头尚未平 成语 学习资料 -479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相忘形骸”的意思、解释 相忘形骸: 拼音:xiāng wàng xíng hái成语简拼:xwxh注音:ㄒㄧㄤ ㄨㄤˋ ㄒㄧㄥˊ ㄏㄞˊ发音:("2011040805195510396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彼此不拘形迹,无所顾忌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梅》:“答云:‘小梅事我年余,相忘形骸,我已婉求之矣。’” 成语分 成语 学习资料 -477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拂袖而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拂袖而起: 拼音:fú xiù ér q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拂衣而去、拂袖而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发怒时 成语解释: 拂袖:甩袖子,表示生气。形容很生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,五分不喜;又闻语言冲撞,遂拂袖而起,转入后堂。”英语翻译:go off in a huff 成 成语 学习资料 -476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云起龙襄”的意思、解释 云起龙襄: 拼音:yún qǐ lóng xiāng成语简拼:yqlx注音:ㄧㄨㄣˊ ㄑㄧˇ ㄌㄨㄙˊ ㄒㄧㄤ发音:("2011040806431514222"); 成语繁体:雲起龍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云起龙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云起龙襄,化为侯王。”颜师古注:“襄 成语 学习资料 -470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舍死忘生”的意思、解释 舍死忘生: 拼音:shě sǐ wàng shēng成语简拼:ssws注音:ㄕㄜˇ ㄙㄧˇ ㄨㄤˋ ㄕㄥ成语繁体:捨死忘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忘死、忘生舍死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解释: 舍死:舍得牺牲;忘生:忘掉性命。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 成语 学习资料 -465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风起云飞”的意思、解释 风起云飞: 拼音:fēng qǐ yún fēi注音:ㄈㄥ ㄑㄧˇ ㄧㄨㄣˊ ㄈㄟ成语繁体:風起雲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伤怀的情绪 成语解释: 秋风起,白云飞。指触景伤怀 成语出处: 汉·刘彻《秋风辞》:“秋风起兮白云飞……箫鼓鸣兮发戟歌。” 成语例子: 宁调元《燕京杂诗》:“当时汾水楼船意,风起云飞尽感吁。” 成语 学习资料 -456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风起云蒸”的意思、解释 风起云蒸: 拼音:fēng qǐ yún zhēng成语简拼:fqyz注音:ㄈㄥ ㄑㄧˇ ㄧㄨㄣˊ ㄓㄥ发音:("201104080142072404"); 成语繁体:風起雲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风起云涌、风兴云蒸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比喻声势浩大 成语解释: 大风刮起,乌云蒸腾。比喻事物迅速兴起,声势浩大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秦失其政 成语 学习资料 -453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怒从心上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怒从心上起: 拼音: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成语繁体:怒従心上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怒从心起、怒从心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心中发怒 成语解释: 愤怒从心底而起。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成语出处: 《五代史平话·梁》:“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,才听得后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曹雪芹《 成语 学习资料 -446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异军特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异军特起: 拼音:yì jūn tè qǐ成语简拼:yjtq注音:ㄧˋ ㄐㄩㄣ ㄊㄜˋ ㄑㄧˇ发音:("201104080412097615"); 成语繁体:異軍特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异军突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新生力量 成语解释: 异军:另外一支军队。另一支军队引人注目的兴起。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事物突然兴起。亦 成语 学习资料 -443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忘战者危”的意思、解释 忘战者危: 拼音:wàng zhàn zhě wēi成语简拼:wzzw发音:("201104080414047755"); 成语繁体:忘戰者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战必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同“忘战必危”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桓范《兵要》:“故曰好战者亡,忘战者危,不好不 成语 学习资料 -443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鼓噪四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鼓噪四起: 拼音:gǔ zào sì q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鼓噪:鸣鼓喧哗。四面战鼓响起,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如遇魏兵,不可大击,只鼓噪呐喊,以疑兵惊之。”英语翻译:make an uproar about something everywhere 成语分字解释: 成语 学习资料 -443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理不忘乱”的意思、解释 理不忘乱: 拼音:lǐ bù wàng luàn成语简拼:lbwl发音:("2011040805181310296"); 成语繁体:理不忘亂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安不忘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 成语出处: 宋·王禹偁《进端拱箴表》:“然而安不忘危,理不忘乱,糜不有初,鲜克有终,古圣贤之 成语 学习资料 -436分钟前 1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日旰忘食”的意思、解释 日旰忘食: 拼音:rì gàn wàng shí成语简拼:rgws注音:ㄖㄧˋ ㄍㄢˋ ㄨㄤˋ ㄕㄧˊ发音:("2011040806385313919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旰不食、废寝忘食、日旰忘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,勤勉不懈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尹敏》:“与 成语 学习资料 -43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急起直追”的意思、解释 急起直追: 拼音:jí qǐ zhí zhuī成语简拼:jqzz注音:ㄐㄧˊ ㄑㄧˇ ㄓㄧˊ ㄓㄨㄟ发音:("2011040807251915678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甘落后、奋起直追反义词:停滞不前、得过且过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立即行动追赶上去 成语解释: 立即振作起来;迅速追赶上去。 成语出处: 蔡 成语 学习资料 -428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得意忘象”的意思、解释 得意忘象: 拼音:dé yì wàng xiàng成语简拼:dywx注音: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ㄒㄧㄤˋ发音:("201104072004044705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意忘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。 成语出处: 唐·梁肃《止观统例议》:“非夫聪明深达,得意忘象,其孰能知乎 成语 学习资料 -42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坐言起行”的意思、解释 坐言起行: 拼音:zuò yán qǐ xíng成语简拼:zyqx注音:ㄗㄨㄛˋ ㄧㄢˊ ㄑㄧˇ ㄒㄧㄥˊ发音:("201104080218243339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行一致反义词:心口不一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人言行必须一致 成语解释: 坐能言,起能行。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,后比喻说了就做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故坐 成语 学习资料 -413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一馈十起”的意思、解释 一馈十起: 拼音:yī kuì shí qǐ成语简拼:yksq注音:ㄧ ㄎㄨㄟˋ ㄕㄧˊ ㄑㄧˇ发音:("201104080313295305"); 成语繁体:一饋十起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理万机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。形容事务繁忙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汜论训》:“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 成语 学习资料 -41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起师动众”的意思、解释 起师动众: 拼音:qǐ shī dòng zhòng成语繁体:起師動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起兵动众、行师动众、兴师动众反义词:小打小闹、单枪匹马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解释: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吕纂传》:“夫起师动众,必参之天人,苟非其时,圣贤所不为。”英语翻译:dr 成语 学习资料 -409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入鲍忘臭”的意思、解释 入鲍忘臭: 拼音:rù bào wàng chòu成语繁体:入鮑忘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鲍鱼:咸鱼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萧纲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入鲍忘臭,效尤至祸。”英语翻译:One is not smelt 成语 学习资料 -400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
成语“忘乎其形”的意思、解释 忘乎其形: 拼音:wàng hū qí xíng成语简拼:whqx注音:ㄨㄤˋ ㄏㄨ ㄑㄧˊ ㄒㄧㄥˊ发音:("2011040807111815080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忘乎所以、得意忘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忘形。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五幕:“秦始皇已忘乎 成语 学习资料 -394分钟前 0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