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闻一知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闻一知二: 拼音:wén yī zhī èr成语简拼:wyze注音:ㄨㄣˊ ㄧ ㄓㄧ ㄦ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64815773"); 成语繁体:聞一知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闻一知十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

解释成语“穴处知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穴处知雨: 拼音:xué chǔ zhī yǔ成语繁体:穴處知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穴:洞;处:居。久居洞中的兽类能预知风雨。比喻有经验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,犹巢居知风,穴处知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穴” 的基本字义: 洞,窟窿:孔~。石~。~居。~隙。龙潭虎~。

解释成语“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: 拼音:zhī zhī fēi nán,xíng zhī bù y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易行难、行之惟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 成语出处: 唐·徐贤妃《谏太宗息兵罢役疏》:“唯恐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,志骄于业泰,体逸于时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: 拼音: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t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: 拼音: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成语简拼:dyzjs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359061"); 成语繁体: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难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慨叹 成语解释: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

解释成语“知行合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行合一: 拼音:zhī xíng hé yī注音:ㄓㄧ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出处: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 成语例子: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19

解释成语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: 拼音:zhī zhǐ wéi zhī zhī,bù zhī wéi bù zhǐ成语简拼:zzwzzbzwbz发音:("xxzl.com.4080444388867"); 成语繁体: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

解释成语“不知人间有羞耻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: 拼音: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成语简拼:bzrs注音:ㄅㄨˋ ㄓㄧ ㄖㄣˊ ㄐㄧㄢ ㄧㄡˇ ㄒㄧㄨ ㄔㄧˇ ㄕ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164815260"); 成语繁体:不知人閒有羞恥事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恬不知耻反义词:自尊自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知廉耻 成语解释

解释成语“见微知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微知著: 拼音:jiàn wēi zhī zhù成语简拼:jwzz注音:ㄐㄧㄢˋ ㄨㄟ ㄓㄧ ㄓㄨㄛˊ发音:("xxzl.com.40807253915700"); 成语繁体:見微知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原始见终、因小见大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成语解释: 微:微小;著:明显。看到一点苗头;就知道

解释成语“燕雀不知鸿鹄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燕雀不知鸿鹄志: 拼音: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鸿鹄:天鹅。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成语出处: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乃向其乡人说道:‘我今将为状元,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!何以贺我?’乡人益非之。刘

解释成语“一叶落知天下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叶落知天下秋: 拼音: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成语简拼:yxlztxq发音:("xxzl.com.4080448079026"); 成语繁体:一葉落知天下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知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成语解释: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来。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

解释成语“燕雀安知鸿鹄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燕雀安知鸿鹄志: 拼音: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成语简拼:yqazh注音:ㄧㄢˋ ㄑㄩㄝˋ ㄢ ㄓㄧ ㄏㄨㄥˊ ㄏㄨˊ ㄓㄧˋ发音:("xxzl.com.4080455149213"); 成语繁体:燕雀安知鴻鵠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

解释成语“不知大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知大体: 拼音:bù zhī dà tǐ成语繁体:不知大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识大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眼光短浅 成语解释: 知:知道;大体:重要的道理。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,固阻其情,凡四上表不报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2回:“今若遽

解释成语“知遇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遇之感: 拼音:zhī yù zhī gǎ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遇之恩反义词:刻骨仇恨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对发现人才的人的感激 成语解释: 知遇:得到赏识或重用;感:感激。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

解释成语“知心知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心知意: 拼音:zhī xīn zhī yì注音:ㄓㄧ ㄒㄧㄣ ㄓㄧ ㄧ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知心着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彼此了解,心意投合,相互关心备至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1回:“如今宝姐姐家去了,连香菱也不能过来,二姐姐又出了门子了,几个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处,弄得这样光景。”

解释成语“温故知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温故知新: 拼音:wēn gù zhī xīn成语简拼:wgzx注音:ㄨㄣ ㄍㄨˋ ㄓㄧ ㄒㄧㄣ发音:("xxzl.com.40807264415769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忆苦思甜反义词:数典忘祖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、工作或其它 成语解释: 复习学过的知识;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。形容回顾过去;认识现

解释成语“知易行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易行难: 拼音:zhī yì xíng nán成语简拼:zyxn注音:ㄓㄧ ㄧˋ ㄒㄧㄥˊ ㄣㄢˊ发音:("xxzl.com.4071837481345"); 成语繁体:知易行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反义词:行易知难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看似容易做时难 成语解释: 知:懂得。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,实行其事

解释成语“知人善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人善任: 拼音:zhī rén shàn rèn成语简拼:zrsr注音:ㄓㄧ ㄖㄣˊ ㄕㄢˋ ㄖㄣˋ发音:("xxzl.com.40807274015834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任人唯贤反义词:妒贤嫉能、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了解下属;善于任用(任:任用;使用)。 成语出处: 汉 班彪《

解释成语“不知者不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知者不罪: 拼音:bù zhī zhě bù zuì成语简拼:bzzz发音:("xxzl.com.4080357106598"); 成语繁体:不知者不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不知者不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罪:责备,怪罪。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,就不加怪罪。 成语出处: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六十三回:“起凤

解释成语“知遇之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遇之荣: 拼音:zhī yù zhī róng成语繁体:知遇之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成语解释: 知遇:得到赏识或重用。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1回:“臣子遭缝明圣之主,知遇之荣,不要说六尺之躯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